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发生给药差错分析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发生给药差错分析探讨

应红娟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卫生院浙江嘉兴314023)

【关键词】基层医院;年轻护士;给药错误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269-02

实施药物治疗是护士的重要职责。给药过程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导致给药差错的发生,从而引起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影响治疗,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本报告详细了解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发生给药差错后的真实体验,为护士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工作的8位临床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2岁~26岁,参加工作5年以内;至调查日止发生过给药错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易于沟通,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具体资料见表。

1.2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某种特定现象中的内在和外在成分,把重要要素提炼出来,并讨论各要素之间及各要素与周围情景之间的关系。

1.3资料收集

访谈遵循知情同意原则,让受访者了解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基本步骤,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为免除其顾虑和担忧,对受访者用编号代替姓名,及时客观性地记录受访者的反应、感觉、思想、困惑、解释等。获其真实感受。

1.4资料整理和分析

访谈结束将资料和研究者的现场记录整合出资料,仔细阅读所有资料,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辨别出相似的观点;返回参与者处求证。

2.结果

2.1主题一:年轻护士在发生给药差错后的情绪变化

2.1.1紧张与恐惧年轻护士在差错发生初期往往会恐惧不安,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思维混乱,不知所措。护士D说:“知道自己发生错误时,整个人都傻了,心跳到嗓子眼。”护士H说:“害怕极了,不知护士长会如何处置我,真担心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2.1.2自责与无奈年轻护士发生差错后,担心因为自己的过失,引起患者的严重不良后果,往往会深深的自责、懊悔。护士B说:“我怎么连这个都没办好。”护士A说:“由于我的粗心,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都怪我,要是认真查对下,就不会发生了”。由于差错发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差错发生者会感到无奈。

2.1.3委屈年轻护士工作时间短,心理素质差,发生给药差错后,由于缺乏同事的关注和支持,感到很委屈,很希望得到帮助。护士E说:“事情发生后真希望有同事帮我说话,哪怕只是关心一下”。护士G说:“以前同事之间关系蛮好,发生差错后,大家都为自己解释,以表明自己的清白与无辜。”

2.2主题二:年轻护士发生给药差错后的反应

2.2.1正面反应大多数护士表示,经过这次事件,会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工作责任心,治疗及操作严格三查七对,以预防差错。护士G说:“经过这次教训,我一定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仔细,一切操作按规程进行。”护士F说:“每次想起那次教训就记忆犹新,从今以后更严格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

2.2.2负面反应少数年轻护士由于害怕受到领导或护士长的责备,担心受到惩罚,所以不愿意主动将差错公开或向护士长汇报。护士A说:“希望大家都不知道这件事,希望知情者能替我隐瞒。”护士C说:“害怕护士长知道后责备我,上报后更糟糕,批评、扣奖金等事情就都轮上我了。”

3.讨论

3.1给药差错的处理

对已经发生给药差错,从访谈资料看,管理者仍采取传统处理原则,即找出发生差错的人,弄清其责任的大小,对个人及科室进行批评处理,以提请当事人和其他人更加小心,减少个人非正常行为的发生[1、2]。这也恰恰是年轻护士在发生给药差错后采取隐瞒及不愿上报的原因所在。访谈者认为,发生差错的原因在于系统的问题,而非人为因素。护理不良事件一旦发生,护理管理者帮助科室及当事人及时分析原因,寻找不安全因素,鼓励事件当事人参与流程整改,从组织结构设计防御方案,减少护士犯错误的环境和机会;无惩罚护理文化的倡导,拉近了护士与管理者的距离,加强了沟通,激发了护士的自主参与性;护士在无惩罚地文化环境中,可以正视给药差错的发生。及时将信息反馈、处理,将危害程度降到最低;重视年轻护士发生给药错误后的负面情绪,如紧张、恐惧、自责、无奈、无助、失眠,这些情绪不同程度影响护理质量及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管理者应给予心理支持。王菊香报道[3],同事支持系统能给护士提供很大的心理支持,帮助承受严重压力事件的护士度过恐惧、焦虑等情感危机,能有效缓解护士压力,提高应对能力,也增进了护士群体的团结与和谐。

3.2给药差错的预防

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用药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监控,尤其是加强高危人群的关机,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安全教育从护士岗前培训抓起,使年轻护士从上班第一天起几套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常用药的名称、作用、用药途径和配伍禁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尤其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防范用药中发生护理差错的保证;各级护理管理者应尽力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合理调整人员的数量、结构,在高危时段如中午、夜间、节假日等进行弹性排班[4]。

【参考文献】

[1]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和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2]刘义兰,张亮,王桂兰,等.对我国护理差错事故管理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27-829.

[3]王菊香,叶志弘.应用同事支持系统缓解护士心理压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85-687.

[4]吕云霞,侯晓明.心内科护士弹性排班与人力资源分配相关性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