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音乐的审美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加强初中音乐的审美教育

李光

李光

〔摘要〕审美教育是中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审美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使学生通过审美教育而逐渐形成的体验美、探索美、(创造)升华美的能力为核心的审美能力。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办习惯,以及正确的审美观等品质。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中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审美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使学生通过审美教育而逐渐形成的体验美、探索美、(创造)升华美的能力为核心的审美能力。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办习惯,以及正确的审美观等品质。那么,如何加强初中音乐的审美教育呢?

1什么是音乐的审美教育

所谓音乐的审美教育就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和教学操作全过程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表现、美的欣赏、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静态和动态和谐,使内在的逻辑和外在形式美高度统一,从而使师生在身心愉悦中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思想、操作模式和方法。

2加强初中音乐的审美教育的策略

2.1实施审美情感教育。音乐是情感艺术,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以情育人。情感贯穿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全过程。《大纲》十分明确提出要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这就是要求音乐教育发挥它特有的美誉功能,运用情感渗透、潜移默化的特殊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操练、情感灌输,让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慢慢地渗透学生灵魂深处,从根本上育人。

情感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无产阶级教育的出发点,他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和世界观。列宁早就要求无产阶级要十分注意最根本的教育———情感教育。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积极向上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情感,才能进一步建立无产阶级的审美观、世界观,才能去追求人类的崇高理想。切实有效的做法是:通过广泛多样而又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一方面培养、引导学生对音乐美的情感体验,产生于音乐美相一致的情绪状态,引起感情的感染,情绪的激动,情感的共鸣。这是音乐审美情感教育最基础的工作;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和自己内情感的表达能力。这一工作当然要建立在音乐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音乐情感和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并能动地表达出来。这两方面的情感教育至为重要,决定着音乐审美情感教育的成败。

2.2培养学生音乐审美鉴别能力,当今面对着商品音乐大潮的冲击,校内外相当多的青少年对音乐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这种情况向学校音乐教育敲响了警钟,必须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发掘音乐教育中德育因素,加强学生审美鉴别能力的培养,强化提高学生对音乐美丑的分辨能力。

在培养学生辨别美丑能力的同时,培养和提高他们对音乐美的不同性质、类型和识别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要让他们掌握音乐美的知识和要领,知道何以为美;要诱导他们从不同性质、类型的音乐作品中领略美,从而获得对音乐美鉴别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审美鉴别能力,仍然不能忽视实践这个环节。审美鉴别能力固然受审美经验、艺术素养、文化知识、先天素质等因素的制约,但是,实践能丰富这些因素的内容,并增加直感,扩大眼界,增加审美经验的积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说法,意即通过“千”次的“操”“观”(实践),才能“晓”“识”(了解认识)“声”“器”(审美对象),多实践才能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可见,引导学生多参加音乐鉴别实践活动,对于培养他们的审美鉴别能力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

2.3音乐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高要求。音乐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感,训练感受音乐的耳朵,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鉴别力、欣赏力,旨在培养学生将来有更完善的“自由创造”美的能力。这是一种素质教育。《大纲》要求音乐实施审美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人的创造力大小是其素质高低的表现,创造力与素质二者往往成正比,且相辅相成。

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素质,音乐教育只有实现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才能说完成了本学科的任务。但中学音乐教育提出培养审美创造力适当吗?笔者认为只要从实际出发,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中学音乐教育要如何实现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呢?我认为最基本的有两点:①启发、培养审美创造性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性思维是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的基础,音乐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这种高级思维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采取趣景人乐四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就很值得借鉴。其中既有启发、诱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思维,又有扩大视角、听觉范围的思维;既有唤起对作品以外自然和事物想象、联想的思维,又有对人物形象补充性刻画的思维。②培养创造性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技能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在掌握《大纲》规定的知识技能范围内进行力所能及地运用知识的“创造”。学生在教师引导写进行创造性活动中的答案正确与否、结果好坏并不重要,只能作为参考,重要的是他们对创造性表现的方向的把握和素质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技能,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创造能力的日常基础工作,应予以充分重视。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十四中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