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王晓玉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长城路小学266108

摘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纵观当今的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经济发展、生活变化各个方面,数学化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趋势,任何领域都离不开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数感启蒙体验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首次将数感安排为学习内容,并列为“数学思考”中的重要目标。数感的教育价值,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理解:一、建立数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公民素养之一的数学素养,不只是用计算能力的强弱和解决书本问题能力的大小来衡量。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具有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的数学敏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即是说,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二、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我构建。我们知道,数感是关于数概念的网络结构,数概念网络是接受数学知识的一个平台。数概念网络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是数感建立的关键,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我构建。三、建立数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数感建立的过程中,有很多机会接触和体验现实问题,交流自己对有关数的问题的个性化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同一问题,对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进行改造。这无疑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建立数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会凭借对问题的直觉,触发创新思维的按钮,探究问题解决的创造性策略。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通过精心培养后所获得的一种直觉。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的数感,提升数学素养。因此,我们设想运用以下策略,把提高对数学的感知能力作为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

一、体验生活,在生活实例中启蒙数感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学生的数感。

1.联系身边事物,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所具有的量化的意味。例如在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计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格尺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甚至理解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以在温度计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电话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了理解数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2.感受生活实例,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实例,并从中深刻领会数学知识,不仅能使学生加深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采撷与数学相关的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3.活动激智慧,在活动中发展数感。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又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并自我建构数学知识过程的活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会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始终把儿童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等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

4.构建活动平台,让学生感应数在何处。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把握数的大小、顺序等相对关系,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应数无处不在,体验数感的存在。

5.开放活动时空,让学生感受数有何能。学生对数学一般有枯燥无味、神秘难测之感。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开放活动时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使之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以人为本”,在估算中增强数感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新课标也指出估算相对于精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更广泛的实际应用,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改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

三、综合运用,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数感

1980年美国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这个口号一直被人们广泛接受,而且至今依然是数学教育的中心问题。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