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效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中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效应分析

任俏澄

烟台市牟平区土地交易管理所??山东烟台?264100

摘要: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具有优化农业领域土地结构、保护土地资源等多种作用。在该措施的实施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效应。本文从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的概念入手,对中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空间效应

前言: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比例相对较小。为了保证农业的顺利发展,需要加强耕地的补充,并通过相关措施的应用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应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措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空间效应,对该效应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土地整理、土地复垦与土地开发

(一)土地整理的概念

土地整理是指,在某个固定的土地范围中,通过土地整理专项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用和实施,对该区域中包含的道路、农田以及村落等进行合理的政治,通过实际土地关系的调整,实现原本土地利用结构的有效优化,并对该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进行改善,进而实现该地区中土地生产能力和利用率的显著增加。在整体土地资源不变的背景中,土地整理措施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土地开发等相关措施相比,应用土地整理措施所产生的耕地补充效果更加明显[1]。

(二)土地复垦的概念

土地复垦措施的应用对象是生产功能已被破坏的土地。这种措施是指通过对由开挖等因素引发的生产功能不完整的土地进行合理政治,使其恢复到良好的可利用状态。土地复垦活动的进行有效实现了耕地资源的增加和补充。由于我国目前生产能力被破坏的土地资源数量较多,因此,应该土地复垦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土地开发的概念

土地开发是指,在应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范围中,以荒滩等未被利用的土地资源为开发对象,结合生物措施等相关有效措施的使用,将这些未被利用的土地资源开发至可利用水平。土地开发的应用实现了废弃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这种措施有利于整体耕地面积的增加,进而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2]。

二、中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效应分析

在应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措施之后,与补充耕地之间产生空间效应的因素为土地出让纯收益,因此,这里主要对二者之间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

(一)数据选择和数据空间效应检验

这里将在2008-2015年内中国所有省份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和土地出让纯利益数据选择研究数据。由于土地相关数据在不同年份中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防止数据回归产生较大的变异,将所选范围中土地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数据。回归分析对数据的分布要求为其应该符合正态分布特点,对此,首先需要对上述数据进行正态检验,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自然对数转换。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将不符合正态分布特点的数据变为接近正态分布状态。将2008-2015时间段范围中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平均值的自然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将该段时间内的土地出让纯收益平均值的自然对数看作解释变量,并将其设为X。通过Moran’sI法对上述所有数据进行空间效应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2008-2015年时间范围中,上述数据在0.05范围内呈显著状态。这种检测结果表明,这两项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因此可以对其进行空间自回归分析[3]。

(二)针对实际情况建立空间加权矩阵

分别利用中国不同省份数据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空间加权矩阵。该矩阵阶数与所应用省份数量相同,且具有对称性特点。从该矩阵中选出一个元素Wij,该矩阵元素可以表示其中省域i与j之间的一种相邻关系。如果这两个省域的关系不相邻,则W值为0;若关系为相邻,则W值为1。当这两个省域为该方阵中主对角线上的元素时,Wij为0。为了便于后续步骤的计算,需要对该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每行元素之和为1。

(三)补充耕地与土地出让纯收益之间的空间效应计算结果分析

空间效应需要通过空间回归表示出来,因此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将该段时间内土地出让纯收益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平均值的自然对数进行空间回归。该数据的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在该段时间内,这两类数据的空间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整个空间模型在0.05水平呈显著状态。就这两类数据的空间回归系数而言,其有99%的概率呈现显著相关。当我国土地出让纯收益数值增加1%时,补充耕地数值可以发生约0.6%的增加[4]。

表12008-2015年范围中纯收益对补充耕地自然对数的空间回归结果

结论:就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而言,应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就该措施补充耕地与土地出让纯收益之间的空间效应而言,当由出让土地获得的纯收益发生1%水平的增加时,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数值会相应地增加0.60%。

参考文献:

[1]陆汝成,黄贤金.中国省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空间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1,06:172-176.

[2]廖兴勇.重庆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管栩,金晓斌,潘倩,周寅康.基于县域尺度的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空间差异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20:226-233.

[4]胡业翠,郑新奇,徐劲原,郑云梅.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的区域差异[J].农业工程学报,2012,02:1-6.

[5]周树国.泰安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