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英语教师课堂语言迁移影响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探析英语教师课堂语言迁移影响及策略

何德槐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何德槐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语言对学生新语言习得的迁移现象问题。教师课堂语言的迁移现象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该现象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借助该现象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绩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给学生创设充足而富有真实感的语言习得环境。

关键词:迁移思维习惯表达方式语言习得

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对自己母语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往往已经根深蒂固,母语的词汇、语义、句法结构、思维习惯等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不少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已经很注意对这两种语言进行区分表达了,但是在操练和使用过程中往往又会习惯性地受到母语的制约。多年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人就有深刻体会:自己已经感到英语水平很高了,可是在一些口语交流场合或在英文写作中常常会发现自己使用的是“ChineseEnglish”,甚至引得老外怀疑你是否说的是英语。而英语的学习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的实践,是用新的一种习惯和方式来与别人进行交流,表达内心世界。如果旧的表达方式(即母语的使用)和新的表达方式(即英语的学习或模拟使用)如果相同或相近,母语就能促进外语的学习,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正迁移现象”;反之,如果这两种表达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那么母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就会对新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产生干扰,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负迁移现象”。英语课堂是我们大多数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对于不少农村学生而言,甚至是唯一场所,教师是学生主要依赖的交流伙伴。所以,教师课堂语言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与老师的潜移默化感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操练和做示范时,由于自身多方面的因素,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学生新学语言的表达习惯产生过多的负迁移影响。

一、教师自身语言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影响。

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媒介和工具。教师的语言思维习惯对学生的影响中,其母语思维习惯的影响往往是潜意识的。由于母语的定式思维和表达习惯对新语言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干扰,教师自身的表达力必然会受限,学生用新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就会受到限制。教师的这种母语思维习惯对学生带来的负迁移影响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本身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明显带有“Chinese”特性,其潜意识里自然就带有这一特性,在课堂上的各个操作环节中自然就流露出来,长期对学生进行暗示和引导,学生就不可能真正进行英语语言思维和表达了。教师除了受到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自身英语水平的制约。由于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表达并不怎么“地道”,所以教师所创设的语言活动情景也自然不“地道”,在模拟情景交际时,教师和学生往往都要把要表达的内容在头脑中先进行“翻译”后才表述出来,这实际上不是真正在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

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负迁移”影响,教师不妨尽可能地使用光盘和录音带代替自己进行表达、朗读等。教师在课堂准备阶段,应多思考使用比较标准的英美有声读物,上好听力课,多设计听力教学内容,即便是阅读课程教学,在阅读教学任务完成后,也需要把阅读材料的标准朗读录音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多模仿。教师适当抽出一点时间给学生播放比较简单又适合学生学习的原版英文电影(包含动画片、英美名人演讲等),让学生在真正的英语剧情情景中去感知新语言。

二、英语教师“双语教学”表达习惯所带来的影响。

在平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听懂自己所表达的内容,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常常采用英语、汉语两种语言混合表达的方式。这种“双语教学方式”特别是在边远地区的教学更加明显。虽然这种“双语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容易弄懂某些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但是由于受到教师自身英语水平的制约,在英语、汉语混合使用过程中,汉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渗透进了学生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所带来的负迁移影响是比较大的。毕竟,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和操练以及使用往往是通过对汉语这种母语的理解而进行的,其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停留在母语的基础上。

但是,这种负迁移影响是不能从根本上根除的,我们只是尽量克服和改进教学手段,力求对学生多一些正迁移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了解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遵循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一般说,听力先于口语,理解先于表达。语言的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新语言的输入所带的母语成分太多了,教师过分注重“传授语言知识”而不得不把一种新的语言给学生“讲清楚”,忽略了真正的语言习得,那么学生就不是在学习一门新语言,而是在“学习一门学问或学科知识”。然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本身不应该是一门学问,它只是学习和探究一门学问所需要的“工具”,而对这一个“工具”的学习和掌握需要有丰富、充足的真实感。要想尽量排除本族语的干扰,就得遵循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原则,尽可能地置学生于有英语语感的环境中,让英语课堂(英语学习和操练环境)处在充满“原滋原味”的标准英语语音之中。教师不仅要自己努力训练英语思维和表达习惯,更要常常用标准录音替代自己的发音。

三、英语教师要摈弃自己“自说自译”的习惯。

英语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常常担心自己的学生没听懂、学得不好,也担心课堂内教学时间不够,担心学生的理解和思考会占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于是,往往刚开始营造了新语言习得环境和刚开始培养学生用新语言进行思维活动后,很快又主动地用翻译的方式“帮助学生渡过难关”,估计学生理解和表达起来有困难时就擅自翻译给学生听,以为学生“懂了”就好了,殊不知这样反而把语言学习环境淹没了;而且,教师的这种“解说(翻译)法”也逐渐使学生产生了依赖思想:哪还需要顺着英语表达方式和思路去思考、理解和表述?反正老师马上会告知我。而且,用汉语模式来思维和回答交流不是更方便吗?本来,每当老师创设一个新的语言学习环境时,学生都带着好奇和兴趣去听、去参与、去感受、去感知和表达交流,这样的长期训练是在真正学习一门语言,可是往往刚刚置身于这个情景之中,这个交际场景就结束了,而教师的初衷所倡导的“第二语言习得”就变成了“任务型学习”了。既然有了任务感,上英语课就变成了不得不去完成的一项任务,自然就乏味多了。

其实,要想学生不要带着“任务感”去学习,教师首先不要潜意识地把课堂教学当作一项“任务”来做。只要把课堂“任务化”了,教师的目的就是“完成任务”,自然会出现上述操之过急的做法了。作为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已经创设好了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中和学生一起去感知英语世界、交流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养成用英语语言来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好习惯。

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减少自己课堂语言习惯的负迁移影响,加强自身课堂语言习惯和英语语言基本功训练。尤其是在比较边远的地区,一些英语教师自己的英语知识就是在当年“汉化英语”的条件下获得的,自己的英语语言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一直受到初始习惯的制约,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又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习惯和方式都需要更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水平和课堂技巧,学习如何创设语言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把自己融入到师生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用英语进行双向交流,多探究英汉语言的不同表达特点,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干扰,才能为学生的英语习得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1---5教材》2007---2009年版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1---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