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田径力量训练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论田径力量训练的研究

尹庆武

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265400

体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如果身体体能素质较差,则无法保证稳定的运动水平,所以需要加强对运动员体能训练。

一、提高田径项目的稳定性,加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

田径项目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动作的稳定性,而对动作稳定性进行控制的是身体核心部位的肌肉群,如果肌肉群缺乏力量,则身体的稳定性就会下降,由此导致田径运动的成绩不佳。而在田径运动项目中的跳远、撑杆跳以及跨栏等项目,都是身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完成,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控制身体的协调性,这就要求身体核心部位的肌肉控制身体的转动。比如在跳远运动项目中,当身体离开地面以后,核心部位的肌肉是处于两端无固定工作的状态下,这就需要核心部位肌肉对整个身体的转动进行控制,从而以完美的姿势来完成跳远动作。还有撑杆跳项目,人体在离地后,全身都仅靠一根杆来保持身体的平衡性,整个过程中的动作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数块或者数群肌肉在核心肌群的稳定与协调下完成动作。

二、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身体的核心部位肌肉主要是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的区域,包括附着在脊柱、髋、骨盆周围的深层肌肉和背部、腹部以及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是人身体中最大的肌群区域,同时也是产能和储能最多的区域。身体中各个部位力量的爆发都需要核心肌肉的控制。

在身体肢体发力的瞬间,进行深呼吸后的屏气阶段,腹内压升高,腹壁肌肉群自然向内收缩,整个身体处于核心收缩状态,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异常充实。在核心肌肉群蓄积的能量会传导向身体的每个运动单元,从而提高四肢的工作效率。比如在短跑和跳跃项目中的助跑和起跳,是由腰髋肌群的原动肌群发力,进而将动力传递给下肢,完成扒地的动作。

三、田径核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对身体稳定性的掌控,进而保证各种动作的协调性以及身体各部位的统一性,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核心力量训练在田径运动项目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田赛还是竞赛,都需要身体核心区域肌肉群对身体各个运动单元的控制,在核心区域肌肉蓄积能量后,向身体发力部位进行能量的传递,从而对身体的稳定性进行控制,保证动作的连贯性。在核心力量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合理设置训练内容,严格遵循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最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并且保持在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