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3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马仕途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按照联合国划分标准,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8.9%,高于同期世界人口老龄化平均水平,且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地区差异大等特点及其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媒体界和政界各方的关注,如“未富先老”“空巢老人”“人口红利消失”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地,人口老龄化对消费、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提出的“推迟退休年龄”“以房养老”“全面放开二胎”等政策也掀起热议,必然需要和促使学者加快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并且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有利于辅助决策者做出科学的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决策。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明显早于发展中国家,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也较早。Clarketal.(1980)最早建立人口老龄化经济学。国内学者王克(1987)较早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随后,大量学者从劳动力、储蓄、消费、投资等角度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部分学者持悲观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弊无利。Leff(1969)最早通过74个国家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促使老年人口赡养负担加重,使储蓄减少,进而削减投资,最终使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随后,Turneretal.(1998)、Tosun(2003)等国外学者从储蓄、消费、劳动力等角度指出人口老龄化使经济增长减缓;于学军(1995)、张本波(2002)、王德文等(2004)、彭秀健(2006)等国内学者也指出人口老龄化会制约经济的增长,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还有部分学者持乐观或中立观点,不认为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都在研究的问题,我国作为世界性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更是不容忽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口寿命不断延长,导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剧。未来几十年,中国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一)规模大且发展速度快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相关数据表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数量特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这意味着30年后,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之大、速度之快。

(二)未富先老现象严重

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便会伴随着人口年龄的老化现象。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每一个国家必不可免會会出现的现象。发达国家由于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所以面对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出现,大都能够较为轻松的应对。这也叫“先富后老”现象。而我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000美元,尚未达到经济发达水平,呈现出了“未富先老”。由于我国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三)区域分布不均

通常,由于城市的经济水平要高于农村,所以理论上说其人口年龄老化的程度也应高于农村,然而我国的情况却相反。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有2.22亿老年人,其中农村占比是18.47%,城市占比是14.34%。也就是说,农村老龄化水平比城市高出四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十分显著,这也表明未来老龄化对中国的挑战重点在农村。

(四)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

未来,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祉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日益繁重:经济需要可持续发展,社会需要保持和谐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三、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劳动力老龄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离不开充足劳动力带来的“人口红利”,源源不断的年轻劳动力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有力助推器。人口老龄化则意味着劳动力的老龄化,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上升,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由人口红利阶段转为人口负债阶段,造成劳动力短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劳动力老龄化会使其劳动适应性变差,劳动者创新能力减弱,不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制约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二)影响储蓄与消费结构

老年人口退出生产后,受思想观念、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影响,储蓄动机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口,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长,将会带动提高我国整体居民储蓄率。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和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与消费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过高的储蓄也意味着消费的减少,这不利于我国经济平稳发展。老年人的身体、精神方面的需求,与少年人口、中年人口、青年人口不一样,伴随着河南省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与之相伴的产生了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各种产品、服务等,这样会引起河南省经济结构的变化。由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下降、身体消耗减少,老年人对吃穿住行等产品及服务的需求量会相对降低。

老年人消费受经济发展水平,老年人自身所受教育程度,风土风情等原因影响,导致消费结构的不同。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满足了居民对于物质上的追求,比如:衣物、食物、住房等,居民对于精神上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随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连续增加,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的同时,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增加,比如对于教育的需求,交通的需求,通信的需求等。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这会造成老年人的消费品的需求增加,青年人的消费品需求减少。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着消费结构,不同年龄段消费的偏好及需求是不一样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消费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加大了家庭消费品的支出,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健康状况会降低,这就使得老年人对相关保健、医疗、养老护理的服务及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所使用的医疗保健费用也会增多,尤其是高龄的老年人。虽然经济增长快速,医疗保障制度日趋完善,但是还是存在看病难等问题,老年人在医疗保健中的花销在所花费的总金额里面所占的部分是比较大的。还有,老年人的养老保健意识的提高,对于老年人适用的保健品等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四)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人口绪构变化,一方面使得养老保险制度面临考验,另一方面使养老保障基金支付额不断增加,两方面的变化将使人口老龄化国家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和社会负担。尤其对于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经济实力不足的国家来说,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五)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劳动力的供给状况与不同人口的年龄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紧密联系的。人口年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老年性,第二种是成年型,第三章是年轻型。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得比例越高,对其在劳动力的市场参与度就越大,劳动力的供给越足,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依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老年人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逐渐退出劳动市场,从而导致劳动人口的数量变化、劳动人口结构变动,这会对河南省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受劳动负担的影响。我国人口受老龄化比重逐年增加,社会劳动负担也就增加,劳动人口也要在照看老年人消耗许多的精力,花费较多的时间,使得劳动人口在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的时间减少。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引起了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相关产业多属于第三产业,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不同受教育程度是劳动生产率变化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我国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老年劳动力对劳动生产率的增加是有积极影响的,对于劳动生产率有促进作用,高中及以下学历的老年劳动力对劳动生产率的增加是有消极影响的,对劳动生产率有阻碍作用。

四、相关对策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因此,本文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老年人的思想教育

老年人陈旧的思想观念使储蓄率提高,因此应改变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加强正确消费观的引导,促进消费,使“三驾马车”其中的“两架马车”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

人口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人口问题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作用的强度具有乘数效应,当我们明显感到人口问题存在时,实际上已经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但是大多数人仍然因为负担重、不想生育等原因没有积极响应,因此国家应该完善人口政策,制定经济、法律政策予以辅助,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三)健全老年人昀社会保障制度

老年人作为中国革命成功的主要力量,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保证老年人的权益不受侵害,引导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当前劳动力外流,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但是养老保险不完善,国家应加强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养老保险,使老年人“老有所乐”。

(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劳动力逐渐老龄化,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因此应减少第一产业比重,增加二三产业的比重,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

结束语

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与经济不相协调。就那发达国家来说,发达国家在经历这样的过渡的初始阶段时它们就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较高的医疗卫生条件,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都经历了十年甚至有的经过了数百年之久,但是现在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总的来说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还不容乐观,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但是现在我国却已经处于了老龄化的阶段。

参考文献

[1]谢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变化趋势及特点[J].统计研究,2004(08).

[2]郭熙保,李通屏,袁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持久性影响及其对策建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02).

[3]李军.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3(01).

[4]汪伟,艾春荣.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储蓄率的动态演化[J].管理世界,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