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人性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人性化管理

张岩高生

张岩高生

(河南省南阳市精神病医院473083)

【摘要】目的人性化管理即一切管理均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由于精神科护士职业的特定性,决定了他们工作具有较高的应激危险性。持续的应激对心身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明显影响,因此了解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应激源,掌控应对应激的方法,能有效地增强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提高工作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人性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129-01

精神科护士从事特殊的职业,特殊的群体,整日面对精神病患者,长期处于高风险的环境中,长期要面对辱骂、攻击、破坏、逃跑、自杀、自伤等,工作负担重,责任大,风险高。同时社会对精神患者及服务于这一群体的医务人员的歧视也给精神科护士带来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持续的应激对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要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应激源,掌握应对应激的方法,运用人性化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

1影响精神科护士人员的健康因素

1.1现行的封闭、半封闭管理模式使他们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状态,加上服务对象的危险性,易导致心理失衡。精神病患者均不能脱离护士的视线范围,使精神科护士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造成护士身心疲惫。

1.2轮班工作制给护士造成身心反应精神病患者一般都具有区别于正常人心理,而精神、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日可以治愈的,它需要长期持续的治疗。这就是护理人员要遵循轮班制的工作安排,不分昼夜、尽职尽责。长时间、高压力的轮班工作使护理人员的生活规律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生理、心理活动出现变化,长此以往,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导致恶性循环。尤其是夜班的护理人员,又是病人出现危险的重要时段,护理人员在确保日常护理的同时还要提高警惕,时刻注意病人的病情变化,以确保病人及他人的安全。持续的警惕心理以及过大的压力,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研究报道,巨大的工作压力使护士群体中心境抑郁、心理紧张、失眠焦虑发生率偏高,甚至产生疾病等。

1.3客观形势使护士产生压力医院要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求生存和发展,管理着就必须抓好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超期望值高的服务,。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模式,加之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疗护理纠纷增多,迫使护士在进行任何操作时,都必须是各尽职守,精心细致。研究表明,工作难度越大,应激强度越高,越易引发心理问题。尤其是刚参加工作及专业素质低的护士,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使工作中常常受挫,易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

1.4社会评价产生的压力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对精神病患者歧视的同时,对精神科护士定位的价值更低,因此护士倍感缺乏理解和尊重。尽管精神科护理专业不断提高,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仍未被社会所理解,仍为精神科护士工作就是执行医嘱,看管好病人。精神科护理从属于医疗工作,提供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很少,精神科护士的辛劳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使护理人员不能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和价值感,主观上形成身心疲劳状态。

2管理对策

2.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看重自己的社会地位,看着自己的工作环境和气氛。因此,管理者要不断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加大社会心理支持,缓解护士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合理安排有序的工作,此外,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对优秀的护士给与一些精神和物质奖励,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外出培训学习,增强护理人员凝聚力,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2.2尽力满足护士生理和心理需求实行国定班次,护士长根据科室情况随时增加班次人员力量。合理安排护士休假、学习、工作等,以确保人力的合理使用,同时根据护士的能力、性格特点及特长,用人之长。经常征求护士的意见,采取合理化的建议,满足护士的心理需求。

2.3适时心理疏导护士长要充分认识可能形成一些紧张因素的影响,积极引导正确对待压力,充分发挥护士的聪明才智,关心护士,让他们在宽心的环境中奋进,还要通过各种沟通途径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情况下护士的心态,给与及时疏导,是护士的压力有所释放,以保持心理平衡。

2.4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工作压力护理人员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人生观,不断追求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取得到家属的好评和认可。注重培养自身对困难的承受了和应对的能力,不断学习心理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积极地运用应对策略,减少消极的心理防御。保持平和、积极乐观的辛劳状态,正确的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鼓励护士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增加生活情趣,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总之,人性化管理要从细节抓起,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护士长事事从“假如我是一名护士”的角度考虑,最大限度理解护士,积极的与护士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收到护士拥戴。

参考文献

[1]刘玉霞.精神科护士流失的心理因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2)16

[2]何贵荣.护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研究状况[j]2001.16(11).700

[3]靳永萍.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4.1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