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

耿立艳

◆耿立艳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3;张占福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河北石家庄051132

摘要:本文将灰色关联分析引入到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提出了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法;以此为基础,选取了某高校的五名教师为例进行绩效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绩效评价灰色关联分析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在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改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推动高校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用于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和不足。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评价的难度。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挖掘系统内的不确定信息,实现对系统规律的准确描述,适合于对高校教师绩效这种不确定系统的评价。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并对某高校的五名教师进行了实例分析。

一、高校教师绩效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高校教师绩效进行评价时,是根据关联度反映被评价教师与最优绩效之间的接近程度,通过关联度的排序实现对高校教师绩效的评价。具体评价步骤为:

二、实例分析

以某高校某专业教授同一门课程的五名位老师为评价对象进行研究,检验灰色关联分析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的有效性。

1.两类序列确定。比较序列由教师的每个绩效评价指标得分构成,考虑到指标的代表性,确定如下指标作为绩效评价指标:最高学历(X1)、技术职称(X2)、相关证书(X3)、发表论文数(X4)、主持课题数(X5)、出版教材数(X6)、教学事故(X7)、教书育人(X8)、教学仪表(X9)、教学工作量(X10)、课程准备(X11)、教研室活动(X12)、课内教学环节(X13)、实践教学能力(X14)、课外教学环节(X15)、语言表达能力(X16)、教学计划制定(X17)、教学大纲制定(X18)、各种奖励(X19)。将各指标的满分组成参考序列,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列出五名教师的各指标得分。

2.灰色关联系数计算。按照式(1)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无量纲处理,得到比较序列的初值像。选取分辨系数ξ=0.5,依据式(2)计算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灰色关联系数,见表1。

表1.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

3.灰色关联度计算。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权重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运用该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再根据式(3)计算五名教师绩效评价的灰色关联度:

γ01=0.6379,γ02=0.7471,γ03=0.9817,γ04=0.5956,γ05=0.6745

灰色关联度的排序结果为:γ03>γ02>γ05>γ01>γ04;即五名教师的绩效排序依次为:教师C、教师B、教师E、教师A、教师D。

三、结论

本文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方法,通过对某高校五名教师各项绩效指标的评价,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简单,易于实现,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绍辉吉林省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郑美群杨盛莉数据包络分析法在高校学院绩效评价中的运用[J].东北师大学报,2008,5。

[3]宋虎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J].教育探索,2012,11。

[4]刘思峰谢乃明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四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