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外阅读对高中生语文素养影响的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关于课外阅读对高中生语文素养影响的调查研究

徐春燕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汇丰中学033300

高中生课外阅读活动已经开展了两年多的时间,同学们的阅读种类繁多、范围广阔,可以说是别开生面、开卷有益。通过阅读,同学们在阅读视野、阅读深度、阅读精度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学生们成立了调查研究小组,对于两年多的阅读实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总结,关于课外阅读对于高中生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的获取

读课外书使我了解更多地历史知识、科普知识,从书中学到一些生活技巧,与人交谈沟通的方法;并且可以学习美文,提高文学素养,对写作有很大帮助;最主要是对人与人之间沟通有很大帮助,当别人谈论某方面的知识时,自己也了解,也可以插一嘴,很实用。(增强自信心)

读历史让我了解古往今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培养一种情感,“知人论世”,对语文、历史学科有很大帮助。自然科普类书籍的作用同样不言而喻,逻辑思辩力强,也脱离读书中的死读,更培养了兴趣。读“无用”之书有其用,看漫画书也增强了我的审美感觉。(培养兴趣)

名言警句、经典文学、古代伟人事迹对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写作有一定的导向性。(引导学习)

在《可怕的科学》中,我知道了许多科学知识。(获得新知)

觉得世事难料,社会总有它的法则禁锢着想要破茧而出的人们。(感悟人生)

了解国外风俗人情。(开阔视野)

学生上述课外阅读的收益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获得新知、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开阔视野、感悟人生。

二、思维方式的转变

让我能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冲动时能够静下来冷静分析,走向大脑成熟。看问题,有利有弊,通常我们都把事情想的太糟,或许换个角度想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读这些书,使我对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思维更加扩散。遇事慎重,不轻易下脚。以历史为起点,根据表像思考问题。从事情反面看问题,遇事要冷静,想问题解决的方法,而不是诉苦求人。在处理事情与人交往方面,变得有素质修养,说出的话更有说服力,思维更加敏捷。更趋向于孔子中庸之道,认为世事无绝对,要用两面的角度看问题。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换位思考。让我懂得事先考虑好结果再行动,做事变得有规划了。以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克服定势思维。

小结:理性、谨慎、乐观、宽容、变通是学生思维方式呈现出的新特征。

三、思想认识方面

在我们柳林这个县城,依靠产煤成就了几位大富豪,他们无节制地开采,以满足欲望,不顾子孙后代的生存,所以,我希望他们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决定保护环境。

对社会现象,如邢立斌嫁女儿,婚礼出资极高,那气派补足了他的面子,在人们看来,却都是有钱人的虚荣和奢侈。嫁女虽是喜事,但也间接带来了负面影响。

通过读《生死地狱》,我看到煤矿企业的一些问题,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煤矿,它们是否也像书中一样,是不是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老鼠矿”,是否也会在发生矿难时,为了不影响整体名誉而掩盖事实?

上述对于社会现象的认识,学生眼界高远,对于家乡的发展,能从经济模式、消费习惯到矿难安危角度去思考,突破了一己之悲欢,更具理性和批判性,思想更成熟。

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学习,呆在学校连社会热点都不知道。

家庭出身:现代社会中,有许多官、富二代,追星现象比比皆是,有钱的愈来愈有钱,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相对贫困的人对自己的家庭出身抱有不满和怨恨,产生自卑情绪,思想矛盾,而我们看的仅仅是出身如何。古往今来,白手起家之人士,也可以说是不少,关键在于自我内心的调整。

对于同学关系,我以前一直保持一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现在我认为人与人之间有摩擦是必然的,不要过分要求他人,同学之间要宽容、包容、理解。

综上所述:学生对待家庭出身、同学关系、学校教育问题,更豁达,更有包容性,也更敏锐。

四、审美体验和人生观、价值观

课外阅读带来的审美体验还未充分显现出来,有体会但较浅层,有五分之一的同学甚至没有美的感受。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一半的学生没有明确地认识,表现为“暂未确定”;有些同学把“正视现实”、“追求财富”当作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错误认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纠正过来的,要经过长期的、大量的思想冲击,甚至是生命的求索。尽管如此,同学们毕竟思考了这些问题,虽然现在还得不出答案,但也支持我们有信心地走下去。

研究心得体会:本次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刻、清晰地认识到课外阅读的作用。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可以和课内学习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局面;但若不能,它便会影响课内学习甚至生活作息。所以为了让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相互促进,目前,我们应该做的,便是确定科学的阅读方式以及改善图书管理方式。至于其他研究目的,我们相信,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假以时日,是可以达到的。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是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的,我们始终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