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面面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2-22
/ 2

初中化学实验面面谈

夏西军

【关键词】化学实验重要作用探究性教学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和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化学这门学科中,任何理论(或假设)的提出、发展以及完善,都有一定的实验事实作根据,而初中是学生第一次与化学“对话”的时期,可见,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积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是落实《化学课程标准》的必要条件。

一、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引发动机产生的重要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特点,实验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而言,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足以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具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能力的人,才能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众多的实验里潜移默化地学到观察事物的能力。实验前,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等,每一次的观察都能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验中,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往往具有片面性,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学生往往只注意火星四射而忽视瓶底产生的黑色固体(Fe3O4),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全面地观察,能够学到观察事物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等。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演示实验课上,教师通常会设计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中循循善诱,适时点拨,使学生思维活跃,注意集中,逐步培养学生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方法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以实验选题为中心主题的探究教学。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科学方法,对某些化学反应实质、现象以及化学实验装置从多角度、多层面做深入的研究探索,进行探究规律的学习,有力地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开展学生操作的实验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都是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然后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和定律的形式,这种形式只是使学生成为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更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化学教学中,开放演示实验,是渗透探究性教学的良策。一个问卷调查得出:大多数学生认为,看老师的操作,不太注意操作动作,只注意现象,而看同学操作则会注意每一步的操作,不对就马上指出,很注意实验现象,担心同学(同时也担心自己)能否成功。大多数学生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一旦操作错误,改正后记得特牢。

由此可知,教师大可以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大胆地让学生做演示实验,这样可以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教师可把书本的实验作为原理自学,大胆出示一些实验仪器,如集气瓶、双孔橡皮塞(上有导管、燃烧匙)烧杯、弹簧夹、酒精灯(火柴)等,一些药品如磷、硫、木炭、水等,让学生设计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案。刚开始时,学生讨论积极但不敢一试,这时教师鼓励和点拨双管齐下,激励有学生上场。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验设计,学生的探索兴趣得到了很好地激发,部分学生甚至询问哪里能够买到实验仪器,买来好在家里实验,从学生的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可知,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效果无可厚非。

(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挖掘出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将其转化为探索性实验来进行教学,突出实验的创造性,发挥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学会研究与探索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

这类实验首先由教师精心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来进行探究,然后学生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修改后进行实施,必要时由部分学生协作来完成。这类探究性实验是对学生所学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一次校验。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时,可设计如下五个实验:①二氧化碳直接通入水中(探究指示剂的用法);②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③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滴有酚酞的石灰水中(兴趣实验);④少量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⑤足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石灰水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上述实验,学生不仅学会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同时增强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求解的要求和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实验过程中,要随时抓住这种时机,把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求知欲引导到持续的主动学习的轨道上去。

通过对这类实验方案的探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化学与我们生活实际及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研究化学并不神秘。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活动。化学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探索新的课程要求下化学教学的方向,多挖掘探究性实验内容,增强探究性实验数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