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主体作用培养自管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发挥主体作用培养自管能力

衣永立

——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衣永立山东省栖霞市观里中心小学265314

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就工作性质而言,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管理。“教”是目的,“管”是手段,但如果过分强调管教功能,忽视被管理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放在从属地位,到头来只能事倍功半。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管能力及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班级管理工作适应新时期儿童特点

由于现代科学发展速度地增长,社会教育内容一天天的更新,生活水平的时时递进,五彩缤纷的信息不断涌来,这在儿童的眼睛里似乎觉得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换,使他们眼花缭乱,心驰神往。他们甚至比大人感觉更灵敏,反应更快,有许多的疑问需要你解答,许多感情要向你表白。他们听得多,见得广,知识丰富,思维活跃,要求民主,渴望自我表现;但同时又是独生子女,幼稚、单纯,被大人含着养、捧着长,宛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更没有“抗菌”能力,容易被迷惑。正是这些鲜明的特点,决定了儿童的各种表现。面临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受教育的思想特点,做为班主任就应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克服班级管理工作脱离学生思想需求的现象,例如引导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班级主人的地位。平等真诚地对待他们,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主体作用,让他们共同制定班级计划,参与民主选择,参与活动设计。这样,就为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班级管理工作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当代学生的主体意识强,他们的独立人格要求被社会尊重,作为班级一个成员,他们必然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主人翁,都有高度的自觉性。自觉性是一个能够经常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目的和意义,并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正确的社会意义的能力。所以,班级管理要注重这种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做法,逐渐地使学生发现自我,意识到“我也是班级的主人”,进而发挥主体作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当干部的欲望,可班级干部岗位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所以,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我制定了“小岗位”制度,设立了“眼保健操”、“两分钟预备铃”、“课间文明休息”、“电灯门窗”、“教室卫生”、“环境卫生”、“路队”七个小岗位,并制定了每个岗位的职责,学生自愿申请上岗。同时,又制定了相应的评价制度,由其他学生对在岗的同学进行考评,优秀为★,良好为▲,合格为●,不合格为×,每月一轮,考评结果多为★和▲的学生可以得到“小岗位奖章”。通过“小岗位”的实施,不但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主人”意识,班级面貌也焕然一新。

三、班级管理应尊重学生主体的地位

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他对工作的好坏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地位,所以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友好的班级氛围和师生关系。要大胆放手,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参与班级管理中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自我管理。

首先应精心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班干部是班级和学生联系的桥梁,是教师的助手,是学生自主性表现最明显的一部分。选拔那些责任心强,办事公正、品学兼优,有较强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易与他人沟通的学生来当。

二是要擅于发现各类特色学生,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特点,大胆重用他们,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

三是要发挥民主作风,让学生当家作主,发挥主人翁地位的作用,使学生干部的群众关系形成动态平稳,人人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四、班级管理应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力

自主能力就是自我控制、自我表现的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生的个性表现会越突出,对一些问题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思维角度、思维形式。因为他们处于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接受的信息量大,交往范围广,当他们看到、听到不同的做法、观点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因此,教师要给所有学生创设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和环境。让学生在表现自己、表达自己见解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主体能力,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除了在课堂中学习,还可以在课外一切活动中学习。开展各类活动一直是班主任老师头疼的事,主题设计、内容安排、节目排练等,把班主任忙得团团转,如果没有学生的配合,往往事倍功半。所以,我在开展各种活动时,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让他们“当家作主”。由老师确定主题,让学生来设计活动形式、搜集活动所需材料、排练活动节目,老师放手让他们去做,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提醒及帮助。一个由自己出谋划策的活动,学生会以十倍的热情参与到其中,也会以十倍的认真投入到其中。

开展活动教育学生,不是在最后的展示中,而是在整个活动的准备、策划、展示中。寓教育于活动中,真正让活动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摇篮。如:“迎接新同学”、“我和班级共发展”、“我和小树共成长”,以及“祖国在我心中”、“快乐王国话垃圾”、“共创诚信”等主题活动,既教育了学生,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主人意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班级是“我家”,是我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我要用我的才能把家建设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