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关于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的思考

佘建梅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摘要:生态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师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建立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领悟,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层次。

关键词:生态课堂;学生主体;学生视角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环境小学数学的课堂如何成为生态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所极力研究和追求的。笔者以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这应当对我们有启迪意义,应当说我们的课堂是否成生态型,这要看我们学生学习数学,学习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何,内在动力发展得好,我们的课堂肯定呈生态型的趋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又怎样能呈生态型的课堂趋势呢?

一、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要求学生学习的环境必须是无拘无束的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告诉人们,只有当我们的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境界上感到无拘无束了,小学生的学习情趣才真正意义上被激发出来,小学生的学习课堂也才真正意义上借助了生态形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力求做到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的小学生去感到无拘无束。首先,是导入新课要力求做到巧妙。巧妙地授导入,能使我们的小学生一下子就能进入无拘无束的学习状态。巧妙地导入,可让我们的小学生似“初生牛犊”不畏虎矣!虽然数学学习的知识与体验数学思想及数学问题的解决,乃至于情感态度的建立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但当我们的小学生进入了一定的理想的无拘无束的学习状态时,我们的学生总能很快地从陌生到熟悉的。其次,是数学课程流程的推进,更应当是无拘无束的。数学课堂的推进对于小学生而言,应当是学生自然生命体验的旅程。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思路、学习规律;应当尊重教学过程的自主性,动态性;积极去谋求充满生动的课堂情景。如果失去了对学生的尊重,则无从谈及生态课堂的构建。尊重学生是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最起码的师德规范。做到了对每个生命体的尊重,学生则能在无穷的知识海洋里畅游。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相互合作的学习模式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前提。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从教师方面来看,需要改变过去的思想,全面思考学生对学习的要求,真心对待每位学生,坚持全体学生平等以及增加和学生的交流;从学生方面看,其必须尊敬老师,虚心地向教师请教,课堂上认真听课,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平常的学习过程中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此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取学生之间建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与探索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比如教师在讲授小数乘法的内容时,教师提出需要计算的问题后,禁止学生使用计算器对问题进行计算,而是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建立互相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计算。学生携带着来自书本的问题在小组间开展相关的交流和反馈,此时教师又提出几个疑难问题,继续追问学生。由于教师的不断追问以及学生相互间不断的思考和补充,最后学生可以成功地将问题计算出来并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摸索出来。

三、积极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在小学的所有学科中,数学由于缺乏语言性,娱乐性不强,学生普遍反应学习起来不仅单调,而且乏味,再加上数学教材中内容在安排就是看一看,算一算,想一想,写一写,在趣味性性也远远不及小学语文学科。数学教学中,如果只是按部就班,一五一十地开展数学教学,不动点小心思,不创设新意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自然难以调动了。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集中思维的时间短暂,很容易走神分心。要想让小学数学课堂生动有趣,活动轻松,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童心,语言要儿童化,表达时要力求做到生动有趣,形象易懂,体现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渗透情感。要把这种心态,这样的语言贯穿整个课堂始终,融入各个环节教学中,一句温和的提问,一句轻声的提醒,一句中肯的评价,都要注意措辞和语气,以鼓励赞扬为主,批评提醒为辅,突出正面教育,给予学生正能量。教学中,还要注重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做到因材施教,动静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之中,敢于说,能够说,由想动口表达发展到想动手实践。

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的生态课堂就是学生兴趣浓郁的课堂,就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就是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共同进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

一年级学生生性爱玩,还没有完全适应小学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抓住小孩子爱玩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不能死板地按教材中的步骤进行教学,这样根本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调动不了学生积极性。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把认识人民币的知识融入到游戏当中,创设游戏情境。一座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就要开始了,羊爸爸参加了跳高比赛,他的两个孩子决定,运动会那天每人拿着一面小红旗给羊爸爸加油助威,小红旗1角钱一面,于是他们决定用他们存钱罐里的钱去买小红旗,但存钱罐里的钱全都是1分的硬币。羊哥哥说:“硬币带着不方便,又多又重。”于是羊哥哥和羊弟弟就拿着硬币去跟羊妈妈换钱。游戏讲到这个时候,教师就扮演羊妈妈,学生就扮演羊哥哥和羊弟弟,让学生拿着课前准备的1分硬币来换1角钱,大家都热情高涨,兴趣盎然,排着队到我这里来换钱,换钱的过程中,有的拿两个1分来换,我说不行,有的拿五个1分来换,我还说不行,只有拿着十个1分的我才换给他,经过几次的换钱,全班同学都换到1角钱,在换到钱的时候,学生也就掌握了10分=1角,通过学生玩游戏,轻松地掌握了1角=10分这个教学难点。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建立意义重大,其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还可以令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情感,值得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地探索和追求。

参考文献:

[1]苗梅.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生态教学中快乐成长[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15(10):189-190.

[2]陆晖.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2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