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护理教育与医院护理文化的融合

/ 2

试论高职护理教育与医院护理文化的融合

代雨何玲梅代娇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高职护理教育中融合优秀的医院护理文化有助于学生护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定向、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缩短学生上岗前的不适应期,医院制度文化有利于规范学生行为,有助于学生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观念。认为高职护理教育中通过抓好“一个核心、二个平台、三个基本环节”,全过程、全方位、多形式渗透、融合医院优秀护理文化,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具有积极的价值。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医院;护理文化

高职护理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实现,其落脚点是使学生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目前就业单位主要是医院临床护理一线,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医院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与学生在校期间感受到医院的护理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多少、深浅程度密切相关。因此,高职护理教育的全过程要注重与医院优秀护理文化衔接、融合,发挥医院优秀护理文化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尽快适应护理岗位工作。

1、医院护理文化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意义

1.1有助于学生护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价值观是护理文化的核心,职业价值观既是个体或群体对某种职业的一种信念、态度、特质属性、价值取向或判断,又是衡量或评价其职业行为的一种尺度或方法。护理职业价值观是决定护理人员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护理教育中,把护理职业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具体课程中是必要的,正确的护理职业价值观是护理人员坚守护理岗位、竭诚患者服务的前提,通过医院护理文化的渗透,将护理职业价值观融入病例讨论、讲解实习范例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中,有助于学生将护理核心价值观应用于护理实践。

1.2有利于护理学生的职业定向

目前职业定向已成为现代护士综合职业素质的首要组成部分。培养护生形成良好健康的职业态度,对于稳定护理队伍、更好地发展我国护理事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校护生年龄、阅历、经验上不成熟,大部分对职业定向存在误区,且容易受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医院护理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互动,有利于学生对护理职业的发展及医院护理文化的了解,使学生了解行业和护理职业特性,重新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走出职业定向的误区,为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1.3有利于缩短学生上岗前的不适应期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过去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意识不够,缺乏与企业文化的衔接和交融,使不少学生在第3年实习期间,面对全新的与校园文化氛围差异,心理准备不足,不习惯医院的管理方式、方法,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因此,一些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不断地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纪律意识差,工作责任心差,缺乏认真钻研、吃苦耐劳的毅力、害怕值夜班等。这些说明我们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与临床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学校文化与医院护理文化融合,减少了因对临床环境陌生而产生的心理冲突。

1.4医院制度文化有利于规范学生行为

制度文化具有强烈的、鲜明的规范性、组织性。吸收医院文化和护理文化中所倡导的职业道德、服务至上的理念、严明的纪律、严格的操作标准、规范的管理等,对于规范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校期间,通过将实训操作当作为患者服务、把护理实训室当作病区,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适应现代医疗机构的要求。

2、全过程、全方位、多形式渗透与融合医院护理文化

2.1坚持以职业道德为核心,育人全过程渗透医院精神文化

“三全”是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全员是指教职员工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方位是指在课程教学、实验实训、护生活动、宿舍文化全方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全程是指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护理学生3年整个学习过程。为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建立深厚的职业情感,从入学教育开始组织学生参观医院、听取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对医院工作性质的介绍、深入外科病房了解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需求,到肿瘤病房了解患者对生命的渴望、对战胜病魔的信心,以激发学生对护理职业的情感、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通过理论学习、护理实践、自我反省、慎独自律、示范引领的方法,提高护理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陶冶其职业道德情操,锻炼其职业道德意志,形成职业道德信念,最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

2.2搭建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两个平台,以多种形式融入优秀的医院护理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实践的平台和空间。每年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当地医院进行为期2-4周的专业见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护士应当具备的素质、护士的职责、熟悉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为患者做一些生活护理、陪送患者做各项检查、观察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了解病室环境和病室管理的大致情况、了解病房的管理制度及迎接新患者的方法等。

2.3抓好课堂教学、护理实训、毕业实习三项基本环节,全方位与医院护理文化衔接

在学校课堂教学所用学时最多、教师数量最大,学生接受的信息最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间接感受到的医院文化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①“双师型”教师上课堂,是保证校企文化衔接融合的关键。学院80%以上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并从医院直接聘用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护理专家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和学校实训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把医院管理和医院文化引入课堂,更好地按照医院的综合需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接受医院文化的熏陶,领略医院文化的积淀,学到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②加大护理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开设护理伦理、护士礼仪、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课程,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③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和“情景式模拟”和仿真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④在护理实训中采取“四维一体”训练模式,将临床思维-操作技能-人文关怀-沟通交流融为一体进行综合训练。

结束语

高职护理院校文化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文化特征,与医院护理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通过以精神层面的融合为核心,以物质层面融合为基础,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延伸,全方位、全过程与医院护理文化融会贯通,优化组合与互相渗透,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具有积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宁,杨留艳.试论高职护理教育与医院护理文化的融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4):138-139.

[2]胡燕,叶芳.高职护理教育与医院护理文化融合的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8):40-41.

[3]常翠鸣.试论高职护理教育与医院护理文化的融合[J].护理学杂志,2012,27(07):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