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治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及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基于政治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及策略研究

黄春燕

(广东省东源中学,517500)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这对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让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时,能够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成为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对人才提出的各项需求等具有重要的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在政治核心素养背景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政治;核心素颜;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引言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顺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责任和目的。因此,为了能够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引用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精选教学目标。即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矫正学生的操作方向,继而让学生有目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认知,掌握更多的政治内容。同时,通过制定多种策略,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中通过轻松愉快的学习,提升自身的学习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以下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即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国家、民族振兴、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等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了解教学目标后,为开展之后的教学行为提供帮助。例如:以高中政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节内容为例,在学习民主选举相关内容,教师将课前制作好PPT内邮寄地址:广东河源市越王大道87号河源广播电视中心李成龙188-9979-9959

内容展示给学生们,教师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并设计了学生的目标。即选举的多种形式、选举的含义、不同形式选举的优势和劣势等;学生在观看PPT相关内容后,对四种选举的方式进行理论上的论证,以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度和参与意识。并通过采取教学策略,例如: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话对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确认,以培养学生的认知,为之后的课堂教学指引了方向。其次,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并在阅读之后,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再次,教师让学生根据问题展开小组之间的讨论,以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定义和概念。最后,教师通过提出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以对公民参与和选举情况进行具体的展示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实施和履行自己的权利。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深入学习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认知。另外,教师通过举例身边的案例,帮助学生对民主选举有了更层次的认知。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为学生制定课堂教学目标,避免学生盲目开展学习,为课堂学习提供前进的方向。由上文可以得知,学生在教师制定好教学目标基础上展开学习,能够更加明确学习的方向,关注学习中的重点问题、核心问题。特别是通过身边的案例展开学习探究,能够增强学生的认知和掌握更多的民主选举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公民参与和直接或间接参与选举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认知,其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支撑。

二、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政治方面的内容,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根据相关的联系,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通过在课堂中联系生活内容展开教学,从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政治觉悟,还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与生活实际相连,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高中政治《我国政府接受人民的监督》这节内容时,首先,教师与学生进行阅读之后,运用提问的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政府机关干部如果在工作期间搞特殊化和滥用职权等,该怎么办?政府权力是谁赋予的?政府机关干部能否滥用职权呢?”学生们能否根据身边的案例,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这时学生通过阅读,在了解到相关的内容后,给学生产生了较大的触动,学生们在相互的讨论和思考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学生1:“政府机关应该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在职期间不能搞任何的特殊化和出现腐败的现象。如果出现腐败的行为则应该受到严重的惩罚。”

学生2:“政府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如果在职期间,政府人员并没有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人民是有权利将赋予给政府官员的权利收回的。”

学生3:“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如果存在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也就预示着一个国家将会直接走向灭亡的境地。因此,培养政府的权利和让政府官员养成廉洁奉公的习惯和高贵品质,则成为政府机关走向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保障。

由此可见,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和身边的案例,对政府机关的权利进行了论述和实践,其不仅提升了论述的力量,还为学生在论述的过程中带为来了较多的触动和警示,进而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有了正确的理解和认知,为之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政治现象等有了充分的认知。

三、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传统的政治教学往往重视直接讲述的方法,其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还无法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与政治相关的内容。这时教师通过实践体验训练,让学生在真正的体验和学习中,享受到政治学习带来的乐趣。其中政治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堂辩论、社会调查、案例分析、课堂演绎等,因此,教师在政治课堂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以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认知。

例如:教师组织开展课堂辩论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带动课堂教学的愉快氛围。无论辩论的结果如何,学生们都能够从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还能够通过捋顺自己的思维,拥有清晰的辩论结构等,大大提升了训练的效果。即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还能够增强自信心,从而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很大的帮助。

四、开展课堂反思,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课堂反思已经成为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节课的内容讲完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效果、学习的真实体验等进行反思,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政治内容,还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构和再认知。其对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等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反思也是进行自我检查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反思,对学习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着促进的作用。

总结

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根据实践学习和与生活联系,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维创新能力。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星星.新课标下高中政治实践活动的实施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1):192-193.

[2]许广星.浅谈培养高中生政治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21-122.

[3]李军.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的转型[J].内蒙古教育,2018(2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