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中的创新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论歌唱中的创新改革

陈洁雯

陈洁雯

摘要: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直接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表达情感的理想途径。但从现今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可见在歌唱教学中仍存在着如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形式单一等许多问题。本文就如何辨证地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从歌唱教学、音乐基础知识、创新意识以及歌唱启蒙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希望能引起音乐教育者的注意并提出借鉴,以此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除旧创新,保证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歌唱教学;音乐教育;学生

歌唱教育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歌唱教学,从而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提到:“唱歌教学是培养学生兴趣与音乐表现能力的有效手段”并提出“唱歌教学应重视唱歌兴趣,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对唱歌和识谱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把课堂音乐课变成了专业的音乐课,还有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使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所以中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都出现了“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学生喜欢唱歌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不正常现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音乐教学,改革歌唱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

一、如何更好地加强中学歌唱教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培养学生对教师的感情

教育是一块圣土,教师在这块圣土上耕耘,应该以生命投入,奉献青春、心血和智慧来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教师应把学生看成一个与自己有同样尊严,有同样人格的人,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宽容学生,信任和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与任务。师爱是一种纯洁、神圣的师生情感,有了爱,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理解,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牵着学生的手,共同走向教育的原野。在音乐方面,学生就像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艺术品”,得靠教师用他们真城的热情,满腔的激情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并耐心地发掘和精心地塑造,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只有让学生先喜欢和信任自己才能使其喜爱音乐课,也才能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更高追求。

2.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喜爱一首好的歌曲应该是歌词好,流畅顺口,旋律好,欢快跳跃,节奏好,动静有序,最主要的是意景——有意、有景、有美感。实践证明一首好的作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但是好的歌曲,好的乐曲,也必须有好的方法去教,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材中的歌曲有选择地进行教唱,不可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科学地筛选课外信息并引入课堂,与课内的知识联系起来,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学生的兴趣是靠教师去启发,学生的喜欢靠教师去引导,学生的情感靠教师去激发,只要教有所当才能教有所得。在进行唱歌教学时,首先要做到以情感人,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歌曲美的熏陶,校园的歌曲会随着现代的步伐与网络歌曲、流行歌曲相映成趣,笔者在实习期间的教学中常将一些学生喜爱的歌曲拿到课堂中来。例如《红旗飘飘》、《让世界充满爱》在歌唱中无需教师多说注意感情,要用感情去演唱之类的话,学生个个感情真挚、饱满,并从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帮助他人的良好思想品质。

3.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柯依达教学法倡导学校应该采用使学生感到愉快而不是痛苦的方法来进行音乐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感悟代替说教,培养学生渴望音乐的情感。但随着学生思维的日渐成熟和自我意思的觉醒,他们的情感指向日益广泛,此时的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书本的内容和教师反复单调的说教。在一开始时,他们就要求教师给他们放流行音乐,甚至将流行CD带到了课堂中,此时很易造成学生讨厌音乐课或不服管教、不与教师配合的尴尬局面。为了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笔者给他们立了规矩,首先声明教师也很喜欢流行音乐,这样一下子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其次要说明的是“每节课上课前老师都会将这节课的任务布置给大家,大家如果完成得快,则剩下的时间就多,如果完成慢则剩下的时间就少,那么这个‘剩下的时间’就是同学们自己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可以由班内一名或几名同学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所喜爱的歌曲,并且推荐者要向其他同学介绍出歌曲的作者、写作时间、含义及自己喜欢它的理由”。这样不仅有力促进学生精力集中、全神贯注地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不盲目追求、模仿流行歌曲的良好品质。其次是采用幽默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实践证明在音乐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幽默,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具有积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教师要改变一贯高高在上的角色,以幽默的出场、风趣的提问以及有意而为的鼓励、机智幽默的表演,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进而达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教学效果。

求深度、广度,应不局限于歌曲本身,要寻求歌曲以外的话外音,寻找歌曲以外的情外情。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情感,把握好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感受、体验、表达等环节,尽量做到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以学生需求为手段;以学生的感悟为形式;以学生的欢喜为目的,因人施教,因班施教,让学生能够不断接受音乐,享受音乐美。

二、在歌唱教学中,必须贯穿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识谱教学: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谱教学也是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往歌唱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导入——欣赏歌曲——学唱歌谱——朗读歌词——学唱歌曲”。其实,学生原本高涨的情绪在反复单调的识谱教学中早已像泄了气的皮球,烟消云散了。古人云:“乐其道,善其事”,从学习上说,那就是要先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及具体知识的兴趣,首先实现乐其道。这样,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学得事半功倍,以便达到善其事。在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不懂、学不会而没办法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兴趣逐渐降低的一个最本质的原因。所以,学生就是在“乐其道,善其事,更乐其道”的隐性而多次的反复中,其好强、好胜、自尊等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并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深化、巩固、升华。“会”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采用先学歌后识谱的方式。这样一来,识谱在教学过程中变得简单而有意思,原本识谱不好的同学突然发现自己也能唱准了、唱会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了各音程之间的关系,识谱教学难的问题也迎刃而解。这种方式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也让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感受,从而优化了学生学习的“心境”。

2.创新教学:在歌唱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改编,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欲望和不断巩固歌曲、加深印象的良好手段。它能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索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如教授《阳关三叠》这首著名的艺术歌曲,它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歌曲表达的是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歌曲感情深沉,惆怅中略有忧伤,充分表现了生活中常有的离情别绪。这时候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情绪,可以让学生表演古人在分别时依依惜别的景象,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不断反复播放歌曲,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时,既深刻全面地理解了歌曲本身所表达的意境,又增强了其表演创造的能力。此外,可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并分组进行表演唱比赛,也使学生在不断复习巩固歌曲的基础上培养了创新意识,养成了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更新教法、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在“动”起来、“舞”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创新的体验,才可能产生创新的欲望,才可能有所创新。要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学生的支配者,而是学生探究音乐的引导者、提升者、导演者,使学生在教师设置的一个个音乐教学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并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畅谈感受,让每个孩子都分享到音乐的美与快乐,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创新的激情,这也是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最终的期望。

三、歌唱教学在启蒙阶段的“三要”与“三不要”

1.“三要”

(1)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应掌握好,缓吸缓呼、缓吸快呼、快吸缓呼、快吸快呼的基本歌唱呼吸练习法,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歌唱呼吸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示范,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歌唱呼吸功能的训练,例如:教唱内蒙民歌《牧歌》时,教师就应当按歌曲乐句要求,指导学生练习和掌握比较平稳深沉的缓吸缓呼的歌唱呼吸方法。此外还应注意学生歌唱时总是唱不够拍,唱高音时吃力,唱不准,喉头负担比较重等毛病,这都是因为气息不足和不会控制和运用歌唱呼吸方法的缘故。

(2)歌唱的发声方法:歌唱时的发声和说话时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说话式的唱歌不是音乐化的发声,它并不能适应歌唱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讲究发声方法,把普通的声带磨炼成能发出优美、动听且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首先喉头和声带,是歌唱的发声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体歌唱的要塞,一般来说,歌唱时喉头位置应该比平时说话时偏低一些。在歌唱时字与字、句与句的转换中,喉头要始终处于这一位置,而不应做离开水平位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动,当然喉头位置的稳定是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而不是僵死不动的稳定;其次在歌唱训练中“打开喉咙”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这时候的喉咙是打开的。其中“打哈欠”状态可以让口腔打开自然,放松,口盖抬起,口腔内空间增长增大。所以在唱歌时,咽喉不要闭塞,要使咽喉张开,让气息自如地送出来。还可以用“微笑”状态来打开喉咙,我们讲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来。“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开,大牙关打开,面部两边的笑肌(颧骨)呈微笑状,这样的微笑状态可以使你的喉咙打开,可以使你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歌唱状态就是里边的哈欠,处头的微笑”,这话很精辟。

(3)歌唱吐字、咬字方法:咬字就是按规范化的发音方法,找准声母的发音部位,吐字就是找准韵母的主要母音,按照“小声”的口形加以延长并注意归韵,总之,要按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发音方法去咬字、吐字,这样才能把歌词唱得清清楚楚,一点不能含混。除此之外,由于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在歌唱中也常伴有很重的地方口音,在广东地区的学生就常出现如“n”和“L”不分,前后鼻音“an”与“ang”不分,平舌、翘舌音“c”与“ch”不分等毛病,这样容易对歌唱所要求的“字正腔圆”造成障碍,教师应给予纠正,并加强标准话的练习及推广。

2.“三不要”

(1)不要给学生提太多的“清规戒律”:对于初学歌唱的学生,听得越多就越糊涂,反而会弄巧成拙。刚开始时要让他放开喉咙,用全部的声音来唱练习曲,这样,嗓就会得到自然发展。学生的各方面嗓音条件、特点是不相同的,不能用同一套条款去改变它,而应是发展其自身嗓音,并加以强化和美化,否则将会抑制学生嗓音的发展,伤害了学生的嗓子。另外,对于一些抽象的技巧最好是用适当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可以把气息比作树根,嗓音比着树顶端(高声区)、中部(中声区)和根部,要发展高声区,不在树顶浇水,而仍在树根浇水来体会气息的基础作用。

(2)不要一次给学生太大的负荷:试图拔苗助长,是可悲的结局,一次给学生太多的要求,只会是“顾此失彼”,最终学生是一无所获。面对学生水平的差距,教师应该善于等待并逐个问题去解决,让学生感到自己在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牢固地把握好自己的发声;

(3)不要对学生说“你唱得不好”:清代学者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教子一长。”“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这些至理名言说的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要给学生自信。对学生说“你唱得不好”,在学生思想上等于剥夺了学生唱歌的权利。教师可以通过正面的引导,鼓励学生慢慢进步,从而建立起歌唱的信心。学生对教师都怀有无比信任的感情,给予学生自信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做到的,有了自信,就会有成功的希望。因此,教师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学生的自信心,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更应该加倍地培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信畅游在音乐的乐园。

综上所述,在中学的歌唱教学中,教师在思想上要敢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改变教学观念,努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除旧创新,充分挖掘音乐本身的美感去感染学生,启发学生,富教于乐,加快音乐歌唱教学的创新步伐,以保证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歌唱中感到快乐,从歌声中获得发展,最终让歌唱成为每个学生一生中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县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5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