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活血化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中西结合活血化瘀

杨滨

杨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福建厦门361003)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36-01

活血化瘀乃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之治疗大法,应用极其广泛。凡是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或活血化瘀药〔1〕;简称活血药。其中活血逐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活血祛瘀药,善于走散,具有行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及定痛等功效,适用于血行失畅、瘀血阻滞之证。瘀血证主要症状有疼痛、麻木、肿块、内出血、瘀斑等。

活血化瘀是中医精髓之一。活血化瘀在西医主要是:抗凝、改善血循环。瘀血或说血瘀证是许多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现代医学认为,各种致病因子所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血循环障碍以及血液流变性和粘滞性异常而导致各组织器官水肿、炎症渗出、血栓形成、组织变性、结缔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都可以概括在血瘀证的病理实质中〔2〕。各种类型的炎症均伴随着淤血,各种栓塞性疾病均为血瘀证,癌症与淤血密不可分。血瘀证的病理基础〔3〕,如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中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纤溶系统为主要因素。西医瘀血指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流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内,又称静脉充血。瘀血导致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代谢障碍、瘀血性水肿、瘀血性出血〔4〕,进而发生变质、渗出、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如肺瘀血、心力衰竭的呼吸困难,冠状动脉、脑动脉瘀血甚至进一步的血栓引起心肌组织、脑组织的供血不足或中断,表现为胸痛、头晕、瘫痪等症状,组织脏器瘀血导致疼痛、麻木、抽搐、坏死。

中医很早就开始了对瘀血的针对性干预治疗,针对固定痛、真心痛等瘀证采取活血化瘀治疗,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西医只是近现代才开始注意抗凝改善血循环方面的研究。中医的活血化瘀,有理气活血、行气散瘀、破血祛瘀、凉血活血、益气活血等一系列方法,代表性中药有:三棱、莪术、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田七等;代表性西药:链激酶、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钠、肝素钠、华法林钠、低分子右旋糖酐、肠溶阿司匹林、双密达莫等。其中三棱、莪术、链激酶、尿激酶、肝素类按中医分类当属破血药。

链激酶、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钠、肝素钠、华法林钠、低分子右旋糖酐、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通过作用于纤溶酶、激活凝血酶Ⅲ、抗维生素K、使已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环氧化酶抑制等起作用。

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川芎中川芎嗪、阿魏酸钠为主要活性物质,川芎嗪能扩冠、增加心肌血流、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体内及体外血小板聚集;阿魏酸钠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有轻度抗凝作用,可抑制主动脉平滑肌收缩,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对抗肾上腺素当作用。

丹参主要成分丹参酮Ⅰ、Ⅱ等,有扩冠、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张力,可作用于多种凝血因子,如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影响纤溶系统,而可抗凝;也通过降低血粘度,加速RBC电泳率,改变RBC压积进而改善微循环。

红花黄素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等作用。

其他药物作用类似,但总的概括有:直接扩张血管;促进侧肢血管开放,增加毛细血管张力;抗血小板聚集;改善RBC电泳率、降血粘度;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抗血栓;溶血、促进血或血块吸收。

相对较西药而言,西药起效快,用于急危重病人,可口服或静脉使用,但副作用大、作用单一;中药,可缓可急,可化可破,综合疗效好,作用范围广,途径多,靶位多,副作用少,但起效较慢,有部分针剂,大部分需口服。另,随着中药药研开发的进一步深入,中药活血针剂变得越来越合理、速效、显效。

目前从临床上看,越来越受到现代医学重视。参举下例:

心房纤颤病人,脉结代。从脉象看,结代脉主瘀,房颤病人易发生脑梗死等血瘀性后果,一般采用先短期注射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随后长期口服华法林,疗效肯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各项研究已明确并达成共识,长期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具有抗凝、改善供血、抗动脉硬化作用。

脑梗塞、心梗病人均以活血化瘀、抗凝为主治,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钠、肝素钠、华法林、川芎嗪或红花注射液。

高血压病,多兼血瘀证〔3〕,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有明显高凝状态,常用丹参、肠溶阿司匹林、华法林钠等取得较好降压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出现高粘状态及肺动脉高压,甚至肺栓塞,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肝素钠、丹参注射液等活血化瘀后,高粘状态解除、肺动脉压下降、心功能改善显著。因常伴气虚,故常加用生脉、黄芪静滴,以“益气活血”。

久咳、胸痛病人,常伴瘀血阻络,依“久病多瘀”,适当配些活血祛瘀剂如双密达莫、丹参能取得立竿见影疗效,临床每用每验。

但活血化瘀药使用应注意耗气伤神、骨质疏松、出血…等副作用,并且注意在使用前询问消化道溃疡、痔出血、近期手术等病史。

总之,百病之长,活血化瘀为大法之一,用之得当效显益彰,可作为临床常规用药,广泛用于各种疾病。因此近年来医学界对活血化瘀更加重视,进展颇多。西医可借鉴中医理论为指导,开发出多层次多用途的药物。但挖掘多、重复多,超越古人少、创新少,且缺乏专门的病理模型、前瞻性研究、系统理论等,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凌一揆等.中药学.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92:149~158.

[2]王阶,姚魁武.血瘀证证侯实质研究进展与思考.中国医药学报,2003,18(8):490~493.

[3]王文智,徐树楠,徐伟超.高血压血瘀证基理研究述评.中医杂志,2007,48(6):560~562.

[4]李玉林等.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7~49.

[5]贾博琦鲁云兰.现代临床适用药物手册.第二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