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校本课堂中的分层次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美术校本课堂中的分层次教学

闫懿婧

黑龙江省鸡西市师范附小158100

通过这几年的美术课教学,我发现了学生在美术天赋上有很大的个性差异,接受程度和对绘画的兴趣也不同。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能力差的学生对美术课越来越没有兴趣,能力好的学生又觉得过于简单。尤其在上美术校本课时,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同学就有明显差异,所以我就尝试着用分层次教学的理念实践应用到美术校本课当中,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低难度创作阶段——保持兴趣,认知感受

低难度创作阶段我设定的班级是四年级,在设定的主题和材料方面一般会偏于易找、好收集的物品,如在设定《海底世界系列》一主题时,选取的材料一般设定为果壳类,同学们观看视频和图片,对海底的不同生物和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忆,利用不同坚果壳的形状,进行联想与创作,具体制作的步骤是这样的:首先是收集材料,根据材料形状想象可以粘贴的物象,分为平面粘贴和立体粘贴;其次是设计草稿,构思构图,考虑不同种类胶的使用;最后修改、调整、注意细节和底板边框的装饰。刚开始创作时教师可以示范多种果壳造型,进行作画时,要先想好作画的内容,先定所用的果壳,再用铅笔打好轮廓,用棉签蘸上白乳胶在轮廓内涂一遍,然后将果壳一片一片或一颗一颗粘上去,最后用彩色水笔进行添画。由于每种果壳各有特点,用来表现某种物品就有其独特的效果。学生们通过动脑想象和动手创造把普通材料变为一种艺术品,让学生体验自豪和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材料和工具的运用能力。学生亲自动手,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掌握粘贴画制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中难度创作阶段——丰富想象,提升技能

中难度创作阶段我设定的班级是七年级,选定的材料是贝壳类,主要种类有扇贝壳、螺蛳壳、花蚬壳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贝壳,创作主题也是分为平面粘贴和立体粘贴两种,由于粘贴的形式不同,所以选用的胶类也有所不同,如平面粘贴基本都是选用的白乳胶,立体粘贴多选用速干胶,这两种胶类在六七年级的孩子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快捷。平面创作过程先是在卡纸上绘出草稿图,再利用不形状的贝壳,粘贴出动物或人物不同的位置,如扇贝的颜色是偏红色的,可以用来当作小女孩的红裙子,如小的螺蛳贝壳,由于形状特殊,可以用来点缀画面的花边装饰,不同的贝壳可以经过孩子们的不同想象,制作出新颖独特的手工作品。这种“壳”出来的艺术特色,我从选题、实践、开发、研究已历经四年时间有余,成果也逐步呈现出来。不同的果壳、不同的贝壳等不同的材料,这些都是学生们平时常见、容易找寻的材料,我们利用粘贴化腐朽为神奇,把它们变成美的艺术品。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在玩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想,在想中创,既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又能使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创造美,在生活运用中感受美。把人们平时废旧丢弃的果壳、贝壳重新组合粘贴,把它们变成一幅幅美丽又生动的作品。培养学生们创新的欲望,和拥有属于自己的新作品成功感。当同学们创作出一张张稚趣的作品时,课堂教学内容就会变得丰富有趣,课堂气氛就会轻松和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知识,掌握创作的基本技巧,同时又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心理感受,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美术教师应该做的。

三、高难度创作阶段——深入探究,体验成功

高难度创作阶段我设定的班级是五年级,选定的粘贴材料为鱼骨,其划分可以细化到一条鱼不同部位、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鱼骨。其中鱼头骨里包含的不同形状骨头最多,有鱼鳃骨、上颚骨、下颚骨、牙齿骨、咽骨、脑骨等,身体部位还有脊柱骨、肋骨、尾骨等。这些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鱼骨骼,通过孩子们的联想和创作,就会形成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艺术创作形式——鱼骨粘贴画。创作形式也是可分为平面粘贴和立体粘贴,平面粘贴一般选定的主题为花鸟画,就是利用鱼骨的不同形状制作出类似国画的构图效果。

四、让自然之物发光,让美好生活闪耀———自然传承,共筑未来

我校开展“壳”出来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和艺术活动,都是在遵循“崇尚自然、废旧环保、从我做起、爱我家乡”为主旨的原则下,不同年级学生为学习实践主体,全员参与进来,以果壳、贝壳、鱼骨材料为主导,多种不同材料相辅助。结合学生们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们学会利用自然物制作美术作品。学生们的想象力较为丰富,而造型美观、立体感强的果壳能激发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启迪他们的智慧。校本课的实施向同学们展示各种独特材料,引起同学们制作的兴趣,让学生们自然、愉快地了解自然物的有用之处。让学生们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作,无论在想象还是动手操作方面,都能充分启发和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大胆地想象时进一步感受其中的乐趣。

对于“壳”出来的艺术我校正在进行不断的尝试和研究创新,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科技与艺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不再单纯地只停留在用笔作画的固有思想上,在生活中我们其实能够发现处处都有美的存在。我校美术校本课就是以这种发现美、创造美的理念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我们利用生活中丢弃的废旧的不同材料进行粘贴制作,形成一幅新的艺术作品。这种粘贴艺术被我校定为美术特色校本课程“果壳、贝壳、鱼骨粘贴画”,穿插在日常的美术课堂中,并与分层次教学相结合,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充分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

民间艺术需要发扬光大,我们仍需不断努力,不断前行。在艺术传承的道路上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