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儿的呼吸道管理的临床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重症患儿的呼吸道管理的临床应用体会

朱鹏琳

朱鹏琳(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河南商丘4761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儿呼吸道管理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呼吸道护理管理,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儿的呼吸道管理临床应用效果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5)08-0079-02TheclinicalapplicationofcriticallyillchildrenwithrespiratorytractmanagementexperienceZhuPenglin(shangqiufirstpeople'shospitalofchildren'sseveremedicinePICUhenanshangqiu,476100)【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applicationofchildrenwithsevererespiratorytractmanagement.Methodsselectourhospitalofseverepatients,60case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controlgrouproutinenursing,theexperimentalgrouponthebasisofconventionalnursingonrespiratorytractnursingmanagement,observetheeffectofthetwogroups.TheresultsofAfternursing,thecomplicationrateofexperimentalgroupwas16.7%,thecontrolgroupin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was36.7%,thecomplicationrateoftheexperimentalgroup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hildrenwithsevererespiratorytractmanagementofclinicalapplicationeffectisgood,caneffectivelyreduc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promotepatientsrecover.【keywords】childrenwithsevere;Respiratorytract;Nursingmanagement

呼吸道管理主要是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1]。重症患儿的病情通常比较危急,临床上采用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患儿呼吸,但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威胁患儿生命,因此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帮助患儿脱离危险。为了进一步探讨重症患儿的呼吸道管理,笔者选取60例患儿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的重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其中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8天-13岁,平均年龄(2.6±1.3)岁;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有10例,鼻导管吸氧14例,面罩吸氧6例。

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个月-14岁,平均年龄(2.9±1.2)岁;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有8例,鼻导管吸氧15例,面罩吸氧7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通气方法及病情等资料上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查和消毒呼吸机,帮助患儿进行排痰,预防感染等。

1.2.2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呼吸道管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体位护理对于重症患儿首先保证体位舒适,适当垫高患儿的臀部。勤翻身,并辅助拍背,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防止肺部感染。当患儿进食后两小时,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可进行体位引流。

(2)导管护理①妥善处理好导管,加强导管的固定,防止导管脱落、扭曲或折叠,保持导管通畅。及时处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防止呼吸道堵塞。②观察气管切开患儿呼吸管道气囊,如果出现充盈状况立即报告医生,防止压力过大对气管壁造成压迫。防止气囊过度充盈,可采取放气处理[2],在放气前彻底检查口、鼻腔及咽部有无分泌物,防止误吸。③辅助通气的患儿,每天检查辅料情况,定时进行更换,保持干燥。发现辅料潮湿或出现痰液立即更换。④气管切开的患儿进行固定时注意松紧度,不可过紧防止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也不过松防止套管脱落。

(3)吸入气体护理①保证病房的空气质量,除了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外,还需减少家属探视或陪护,禁止过多人员进入病房,探视的家属需穿上隔离衣、佩戴口罩、换鞋等,防止交叉感染。病房采用消毒进行拖地和擦洗床头柜等物品。②对气道进行湿化,重症患儿呼吸困难,频率快,水分流失加快,易导致呼吸道干燥,痰液粘稠无法排出。根据医嘱进行添加雾化药物,保持呼吸道湿度[3],利于痰液的排出。或进行蒸馏水加湿氧气。

(4)吸痰护理如患儿咳嗽无力、痰液粘稠,可进行气管内、口鼻腔给予吸痰处理,在执行吸痰操作时,可适当加大吸氧含量,对气管插管的患儿定时注入一定量的无菌生理盐水[4]。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护理后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

3讨论护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护士即是医疗的提供者又是医疗的协调者。对于重症患儿的病情比较严重,应加强呼吸道管理,通过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精心护理机械通气和气管切开或辅助通气的患儿,改善缺氧状况,避免并发症。重症患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机体抵抗力低,临床治疗多患儿疾病采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使患儿易出现各种感染,包括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5]。内源感染即滥用抗生素导致患儿自身疾病的发展,外源性感染主要以医院内感染为主,包括医护人员所携带的细菌及医疗器械上的病毒等,造成重症患儿呼吸道发生感染,针对这一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护理工作,加强预防[6]。

对于重症患儿的护理,应充分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不及时护理易导致患儿出现窒息。笔者认为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几点,①注意患儿体位,保证患儿的舒适度。注意体位引流可有效预防误吸、肺炎等并发症。②注意湿化,保证呼吸道湿润,减轻患儿张口呼吸造成的水分流失。进行雾化,利于痰液的排出,防止痰液堆积肺部出现感染。③气管切开患儿则注意观察气囊,防止漏气和过度充盈。进行吸痰操作时,护士动作需轻柔,时间不可过长,控制好吸痰负压力,增加氧流量。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感染情况,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呼吸道管理护理,实验组的感染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上相比,实验组为16.7%,对照组为36.7%,差异相当明显。综上所述,呼吸道管理应用于重症患儿,可有效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通气,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1]冯运芳,宁文杰,刘岩平,等.集束化护理对危重症患儿气管插管拔管后喉头水肿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94-95.[2]卢艳芳.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6):5010-5011.[3]杨玉芳,张舒梅,黄凌雁.儿科危重症患儿心理护理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0):2928-2930.[4]姜寅芳,查剑凤,谷卫芬,等.应用临床路径对急危重症患儿进行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从,2014,12(10):98-99.[5]田华.重症患儿呼吸道的护理管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8):2345-2346.[6]蓝立群,蔡碧珊,林婵娟,等.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急危重症患儿的应用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7):2775-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