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9
/ 2

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

马凯

新疆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化工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包括多方面探索: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课程规划设计,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教案,创新教学方法,结合课程知识特点恰当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改旨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职业素养,树立生态文明的思想,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关键词: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引言

化工安全与环保是一门覆盖面广、知识点多、工程实践性强、涉及多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的课程,学时一般较少,且多数没有实习实践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课堂上将涉及多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的众多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要求其理解、掌握并学会运用,实属困难。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使其具备持续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1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重要性

分析化工产业的特点,可知包括原材料高危险性、化工产品生产规模大、化学反应条件严苛、产品生产自动化等,所以导致这一行业进行产品生产时的危险性非常高,易发生各类化工生产事故,从而会导致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停摆问题,造成化工企业巨额的经济损失,严重的情况下,生产事故还会造成化工原材料泄漏或燃烧之下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需要化工产业可以做好化工产品安全生产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从而有效保障相关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产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环境质量良好。

2课程现状

化工安全与环保是为防止化工生产领域中的人身伤害、设备和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将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运用到化工生产过程中,研究各种事故和职业性伤害发生的原因及规律,防止化工事故及其严重后果的科学。化工安全与环保是一门多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的课程,并且具有覆盖面广、知识点多、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化工安全与环保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学时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并做到学会运用,实属困难。而且仅仅依靠“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主动性学习不强、兴趣不高,导致教学达不到理想效果。由于学生们只是被动的听讲,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们对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对其中的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还相差甚远。

3改革的可行性

各高校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可概括为: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化工生产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及评价,了解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掌握化工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一般涉及化工安全与环保概述、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及评价、化工生产中的危险品、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化工生产防尘防毒技术、化工单元安全操作技术、化工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化工生产电气及静电安全、化工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化工污染治理技术等。

4改革实践

4.1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然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带着问题来听课。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收集1个化工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们课下分析造成化工安全事故的原因、所涉及化学品的危害性、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方法、避免事故发生的途径等,让学生们自主将案例制作成PPT,上课时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组讲解,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加深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教师要从主讲者变成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小组讨论的过程,及时引导启发学生讨论,同时还要发现问题时及时指正。这样师生互动,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师生互动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化工安全与环保具有很强的专业应用性,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获得实践经验,因此应将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学生在工厂实习,将书本中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更加深刻了解具体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化工设施、生产工艺、防护措施有感性的认识。

4.2理想信念教育

在化工安全技术及污染防治的讲授过程中,笔者穿插介绍了我国化学工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我国化学工业、化学科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指出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他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笔者还与学生探讨了辉煌成就和理想信念之间的关系,并拓展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理想信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排除万难、坚定不移地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如教学中介绍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合成化学结构与天然产物相同的核糖核酸等巨大成就。这部分采用教师课堂讲述、讨论互动,学生课后撰写短篇论述报告的形式,通过纪实新闻、图片、视频等信息化载体和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3融入的关键在教师

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把思政课融入三级安全教育要靠教师去落实,首先考验的是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老师们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能确保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4.4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在化工安全与环保概述、化工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化工污染治理技术等章节的教学中,笔者渗透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思想的经典论述,启迪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教学中穿插介绍了我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进程中的典型事例,通过环境污染和治理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使学生深刻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民国时期我国民族化学工业企业家范旭东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实践。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承载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课程。“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新背景下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新形势下高校协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创举。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传授中,不仅体现了智育与德育并重,还实现了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试点改革已证明其具有可行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广刚刚开始,“课程思政”必将迎来大发展,必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迈上新台阶,实现德育与智育并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讲话[N].新华网,2016-12-08.

[2]于冠华,李敬强.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现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46-47.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