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學生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以處理行為問題及提升學習效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增強學生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以處理行為問題及提升學習效能

張文禮

張文禮

(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科課程發展與教學文學碩士生)

摘要: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問「我是誰?」,他們需要透過「尋找自我」來為自己訂下方向。心理學家透過研究「自我概念」來關注「我是誰?」的問題。本文會探討自我概念對行為的影響,影響自我概念的因素及提升自我概念的方法,讓教師透過增強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協助他們尋找自我,從而提升學習動機、減少不當行為及增加學習效能。

關鍵字:自我概念,自尊;影響自我概念;當事人中心治療法;不當行為,自我形象

Enhancestudents'self-concept(selfconcept)todealwithbehavioralproblemsandenhancelearningeffectiveness

Abstract:Youngpeopleintheprocessofgrowingupwouldask,"WhoamI?",Theyneedto"findthemselves"tosetadirectionforthemselves.Psychologistsstudy"self-concept"toconcern"WhoamI?".Thisarticlewillexploretheimpactoftheself-conceptofbehavior,factorsaffectingself-concept,andtoenhancetheself-concept,enablingteachersthroughenhancedself-conceptofyoungpeople,tohelpthemfindselfsoastoenhancethemotivationtoreducemisconductandincreasetheeffectivenessoflearning.

KeyWords:Self-concept,self-esteemandaffectself-concept,theclientcenteredtherapy,misbehavior,self-image.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5-0000-01

一、什麼是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可以理解為「對自己的描述和形容」。自我概念是由對自己的信念和態度所構成,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感覺,包括對自我的「好」或「壞」的評價,對自己智力、能力和魅力的判斷。(呂勝瑛,1985;劉勁,1990)。自我概念的強弱取決於「理想的我」(idealself)與「現實的我」(actualself)的分差,兩者之間分差越大,自我概念就越弱。如果一個人做不成「理想的我」,他會對自己產生負面的評價;相反,「現實的我」與「理想的我」越接近,就越能達到自我實現,自我概念就越強。一個人對「理想的我」的構想會影響他對自己的自我評價。

二、自我概念對行為的影響

自我概念影響著一個人的性格及待人處事的態度,對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自我概念較弱的人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是失敗者,傾向逃避困難以避免更多的失敗,將失敗歸咎於別人;相反,自我概念較高者樂於接受批評,會鼓勵自己,將失敗及缺點轉化為動力。故此,不同的自我概念會引致不同的學習態度,自我概念較低者害怕失敗,較希望遇上淺易問題,沒有興趣學習更多的知識;相反,自我概念較高者樂於尋找挑戰,會追求學問,樂於面對困難及解決問題。

自我概念較弱的學生較容易會用不當行為來肯定自己的價值。Rogers的人本主義學派認為人的性格和行為是由自我概念構成的,自我概念約束著一個人的行為,會引導他的行為(Burns,1979)。一個人將自己描述成令人討厭的人,他們就會做出令人討厭的事。自我概念較負面的青少年自我價值較低,在學校表現未如理想,於是試圖以約會異性、抽煙等行為來肯定自我價值(李維,1998)。自我概念較弱的學生認為自己無法從正面的行為得到別人的認同,於是透過不當行為如:吸煙、打架、欺凌同學等來尋找自己和肯定自己的價值。自我概念弱的人較容易有不當行為,而不當行為會招致更多的負面評價,令他的自我概念更弱,造成惡性循環。

三、影響自我概念的因素

自我概念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由生活裡的社會經驗及別人的評價構成的。自我概念受家庭、學業成績、朋輩的評價所影響,積極的訊息會增強自我概念,負面的訊息則會減弱自我概念。假如一個人的學業成績欠佳,在家人、教師及朋友身上得到負面評價,他就相信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故此,不少學者如Burns(1979)都指出,我們可以透過正面評價及輔導來提升學生的自我概念。下文將探討如何透過提升學生的自我概念來改變他們的態度。

四、增強自我概念以改變態度

(一)從師生相處中提升學生的自我概念。

教師可透過鼓勵及讚美來提升學生的自我概念。劉兆瑛(1996)建議教師應尊重及鼓勵學生,來增強建立他們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弱的學生很少得到長輩的尊重及正面的鼓勵,教師偶爾向他們送上帶鼓勵字句的書籤,令他們勇於面對困難、完成目標;當他們完成目標後,應加以獎勵,令他們感到受尊重、肯定,有助建立正面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低的學生有太多的失敗經驗,且一直得不到認同,教師的一點讚美與認同能為他們帶來很大的鼓舞。教師要接受他們的起步點比其他學生低,先向他們提問較淺易的問題,讓他們有機會作答,並加以具體的稱讚和鼓勵。他們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認同,可以有更大的成功,當他們有更多的成功經驗後,就會經得起失敗,在學習上就會更勇於嘗試。

(二)從活動提升學生的自我概念。

學生可從不同的活動中尋找自我,並提升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低的學生很少得到來自同學的正面評價,教師可在團體活中中,參考劉兆瑛(1996)的「優點轟炸」遊戲,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組員輪流接受其他組員的具體稱讚,並將大家所說的優點紀錄下來。這活動讓學生互相欣賞,從人際關係中得到認同,並從別人的評價中發現、肯定自己的優點,從而提升自我概念。

(三)處理行為不當的學生。

教師可用Rogers的當事人中心治療法(Client-centeredtherapy)來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某些學生未能認清自我,而且在一連串的負面經驗下構成較弱的自我概念,以致他們透過不當行為來尋找自我存在價值。Rogers的當事人中心治療法以真摰、尊重和同感,為當事人提供一面「鏡子」,讓他們從「鏡子」中「看見」及「聽見」自己,提升他們的自覺,令他們接納自己,對自己有較積極的看法(林孟平,2008)。運用Rogers的方法時,教師不應提出個人立場,要先了解學生的想法,再問一些深入問題,讓他們說出更多的經歷和感受,透過協助他們整理說話內容,認清「我是誰」,變得較容易接納自己,肯定自我存在價值。在解決根本問題,令學生在找到方向後,將注意力放在追尋自己的目標上,不當行為自然會減少。

五、結論

自我概念影響學生的行為和態度,懲罰、責罵和批評往往弱化學生的自我概念,繼而令他們陷入不當行為及責備的惡性循環中。運用Rogers的當事人中心治療法,與學生建立關係,並從師生相處及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自我概念,有助改善學生的行為和態度。故此,教師應以尊重和同感對待學生,為學生帶來正面影響。

參考文獻:

[1]Canfield,J.,Wells.H.C.著,呂勝瑛譯(1985)。《增進自我概念(100種方法)》。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林孟平著(2008):《輔導與心理治療》。香港:商務印書館。

[3]Sidney,M.J,Landsman,T.著,劉勁等譯(1990):《健康人格:人本主義心理學觀》。北京:華夏出版社。

[4]Gustafson,D.A.著,錢嘉平譯(1995):《建立自我形象的成功點數》。台北:取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劉兆瑛(1996):《建立學生自我形象70式》。香港:香港敎育圖書公司。

[6]Cook,N.著,李維譯(1998):《人格的層次》。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7]TonyHumphreys著,曾端眞、曾玲珉譯(2000):《教師與班級經營》。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8]R.B.Burns(1979).“TheSelfConcept:theory,measurement,developmentandbehavior.”NewYork: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