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西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形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谈中西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形式

张红丽

(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人民对周围的环境除了达到使用的需求外,在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层次有了进一步要求。装饰承载体就是建筑,建筑文化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装饰,两者间相得益彰,从而形成建筑装饰类文化。然而因为中西方信仰与文化等的差异,其建筑装饰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中西建筑;装饰文化;差异;表现形式

1前言

建筑装饰体现了民族文化力量,亦是民族的历史文化结晶。建筑物表面敷设的装饰层称为建筑装饰,其起到美化与保护建筑构件及加强应用功能与改善应用环境等功效,属于建筑工程构成部分。然而最近几年,伴随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在建筑装饰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进而提高了人民对建筑装饰质量的兴趣,促使建筑装饰别具一格,逐渐将自身特殊性表现出来。伴随大量高标准建筑物出现,人们对建筑装饰方面的工艺研究越来越重视,努力将传统的技法和现代的施工技术融合在一起,使得建筑的装饰更具特色与美观。所以,怎样对建筑装饰开展有效化管理,促使其与相关的标准与规定相符,根据业主与设计等的相关要求,使其美观、质量等方面满足各方面要求,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2中西建筑装饰文化的差异

文化属于历史沉淀,在城市与建筑当中留存,属于城市与建筑的魂,其切实的记载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彰显了民族的特色与时代的特点。因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建筑艺术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与审美的特点有所不同。

2.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为情理相依、道儒相辅。在儒家当中,其中和的理性为一类规则与秩序的体现,然而道家当中的的自然为审美与艺术境界的一种体现。经过历史岁月变迁,儒道思想的规范与传承未衰,只是出现轻微波的变化。儒道的思想在一方面上对大众的审美有一定的限制,在另外一方面上也促使我国传统的建筑装饰具有独特风格的特点。儒家《礼记》当中的“中和对儒家审美的理想有一定的说明,其并不是静态单独的个体,而注重的是整体生命充足舒畅的生机,对各类差异事物的整合与协调有着追求,在两极对立间获取合适的中点。传统的建筑装饰是人文色彩其中的一个方面,是以其独有的直观与象征性更加确切的为我们传送此信息。中国的哲学有诸多流派,道儒两学派是组成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主要的内容与思想方式,对我国传统的建筑装饰其内容和表现的形式具有深远影响。

2.2西方建筑文化特点

西方建筑文化所承受的主要影响是来自希腊艺术的思想,希腊艺术对于西方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世界人类的文明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其繁荣与发展和所在的民族特征与自然条件及独特历史条件有直接关系。希腊的神话于相应程度之上对于希腊艺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希腊神话核心的思想是人神同源,为人类寄予了美好愿景,所以,人是希腊神话关键的主体。希腊艺术根据现实的生活所产生,在一方面上不仅具有的现实主义思想较为浓重,而且还具有浪漫特点。此两者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思想,与此同时也在西方建筑的装饰文化内起到一定的作用,希腊艺术在一方面上与自然回归,在另一方面上对形式加以注重。受到希腊艺术相关的影响,在西方建筑的装饰文化当中充分体现了这类特征,不管是人物还是植物与动物均有着模仿写幻与求实自然的原则。在其表现形式之上的规律是强调匀称、端庄、协调及遵守比例等,西方建筑装饰大部分是和谐庄严而,外形不仅充满了活力而且还具有浓烈的神秘感。

3中西建筑装饰文化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建筑装饰为建筑与艺术高度的融合,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表现能力极为浓厚和丰富,对中西方的建筑文化特点与精神的内涵有所体现。中西在历史文化背景与社会发展当中存在的差异,使中西方建筑的装饰风格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在空间与造型手法等方面上有所体现。

3.1空间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装饰当中,更加注重体现人类内心对于自然的感悟,并运用艺术的形式把此感悟充分呈现出来,所以于空间的表现上注重对意境的体现。在我国诸多传统的建筑当中,均可对空间层次感有所感觉,建筑隐藏于自然当中,把建筑和自然融合为一个整体,意境非常明显,这就是我国传统的建筑装饰文化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但要想淋漓尽致的将此艺术表现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需满足物我同一的条件,方可完美表现出我国传统的建筑其空间的特点。我国的园林属于此类建筑艺术于空间上最为杰出的作品,将自然景象当做基础,再加上石、水、山及其他的建筑物,于自然的景象当中对建筑轻微点缀,使建筑在最大程度上回归于自然,使其不仅可做居所,而且也可当美景来观赏。西方建筑在空间上所表现出的特点则是以体现立体感为主,建筑运用壮丽挺拔的罗马风格将此立体感表现出来,是表现的勃勃向上的毅力和生机。于空间的表现之上,是首先将一个主体的建筑当统帅,用此主体建筑当中的中线当主线,全部附属建筑均于此轴线的两侧上对称散布。此外于中线尽头还会出现高耸的广场等,使建筑群更加雄伟壮观的表现出来。所以在西方建筑的装饰文化当中,使用更多序列来将建筑独特的空间性表现出来,体现出气魄与恢弘,使人心感敬畏。

3.2造型手法的表现形式

中国的建筑装饰于造型之上所具备的写意性极强,不对外在的形象刻意追求,并且有意的夸张、突出及变形,使其具有更加鲜明的形象,对整体环境当中协调的关系极为重视。我国传统建筑屋顶的形态像飞檐翘角,写意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激情。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在造型的手法之上因自身的木结构特征,而表现出较强的亲和性,其不仅具有美观的造型,通常还融合了大量的文化符号,有着一部分人文与内涵。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经常对汉语的谐音及各类纹饰等加以运用,这不但对表现力有所加强,还将其善美本质体现出来。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当中的用简洁单纯的线方式把自然的景象提炼至最基础元素,经组合线,将物象内在的特点表现出来,线有序的组合与排列而营造出不同的韵律与节奏。西方建筑装饰往往均是以逼真写实而体现出来,对于建筑塑造的体积、形体及量感具有着重的强调,对雕刻类的艺术有着广泛应用,其造型关键的思想是对自然模仿。西方建筑在造型上一般是使用精美装饰把建筑的整体更为优雅的修饰出来。西方建筑的装饰是主要选择檐板雕刻、柱式及山花墙雕塑来加以装饰,然后把建筑立体感和装饰造型完整融合,这是其在造型上最为典型的方式。由巴洛克与哥特建筑中的装饰能看出其造型的手法均是将建筑的立体感呈现出来。中西文化间存在差异使得中西建筑的装饰文化各不相同,中国的建筑装饰是将空间含蓄与和谐美呈现出来,是以线做主要的表现形式。西方建筑装饰是着重于造型写实,强调的是空间对称布局,这体现了中西文化间不同的表现形式。

4结束语

现阶段建筑装饰多元化发展,融合时代的精神,凸显出时代特点。所以,现代的审美感和传统文化相适应,为建筑装饰主要的创新部分。此融合并不是文化单向的移植,而属于双向或是多向文化的一个互动过程,应当于交互内不断的创新、调整与发展,使中国的建筑装饰能实现中西合璧,在艺术领域得到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建.中西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形式[J].建筑知识,2016,(05):66-67.

[2]郁央群,林蓉蓉.中西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形式[J].房地产导刊,2015,(05):456.

[3]王龙歌,陈学伟.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形式设[J].企业文化旬刊,2016,(0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