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个性阅读,激扬学生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0
/ 2

实施个性阅读,激扬学生活力

牛秀英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嘉陵第一初级中学628000

摘要:个性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习惯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学习精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探究

初中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旨在践行新课改下的“生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个性化阅读,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拓展学生的眼界,培养其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性思维,而这一目的的达到需要学生在阅读时进行自主感悟、体会与理解,这不是强制性干预所能完成的阅读目标。在引导学生阅读后,老师要懂得放手,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权利,帮助学生将阅读行为专注于文章本身。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有层次的提升,这样完成后的阅读行为才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阅读行为。

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要以不同层次的阅读目标进行指导,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首先要求学生把文章读顺,之后是读懂、读熟以及读深,按照这几个阅读层次来引导他们进行文章的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和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将文章阅读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二、深究文本实施个性阅读

新课标要求“必须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就是要求个性化阅读要以本为本,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

一是结合学生不同心理特点引导。中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或者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学生个体,其思维特点和感兴趣的内容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根据文本特点,综合运用整体感知与理解品味,交叉运用激发情感的教学策略和引发知识经验的策略。

二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积累程度和生活经验指导。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有明显的差别,教师应从不同层面去指导,并认可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三、问题引领培养学生个性思维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见解,其各自看问题的角度和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对待这种差异,教师要善于接纳,尊重不同学生的理解判断。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得交流具有多样性,打开学生的思维模式,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独特的个性,尝试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最终目标。作为教师要广泛接纳不同学生的说法,鼓励学生说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答案,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四、丰富阅读活动巩固阅读兴趣

要将阅读与兴趣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让初中生在阅读活动中既收获了阅读的的乐趣又实现了培养其阅读兴趣和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的目标,而且这种阅读活动的举办有利于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初中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阅读活动开展必须根据课本知识、考试内容并结合实际活动来进行,要把握好活动的主题和中心。

例如,在班级定期开展“名著阅读汇报”活动,在活动中要求中学生介绍自己所读名著的主要内容、分享阅读感悟、我喜欢的名著人物、制作阅读卡片等丰富的活动。及时指导解答学生们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学生将自己阅读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学生,使中学生的理解、想象、概括、倾听、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巩固他们的阅读兴趣。

五、品读感悟个性阅读张扬活力

新的课堂,教师不是告诉而是启发、激趣、组织,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灵活运用,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此目标下,摆脱陈旧的教育理念的束缚,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的桎梏,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品读感悟高效阅读,张扬个性。

1.读: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按不同文体的阅读要领进行阅读,抓住关键词句和语段整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学生前置研究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生字词的学习;注重词语的理解与积累。理解词语需要结合语境揣摩其中的意味,阅读教学中解读字词往往与句段的思想内容相联系。如果抓准一个词语,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品:精细阅读,局部揣摩。指导学生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和动人之处,揣摩词句的表现力,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在美质。让学生自选句子在小组内品一品,指导学生提取信息:抓住重点句、中心句,概述文段要点;抓议论句、抒情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悟:提高性阅读,鉴赏文章特色。指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目的着眼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揣摩文章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亮点、美点,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精选一段文字悟一悟。美段欣赏有两个层次:(1)知道哪个词、句子?(2)知道写出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让学生在修辞、练字、结构特色、表达方式等方面提高鉴赏能力,进而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总之,个性化阅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更是初中生终身学习的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和研究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更加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中提高阅读兴趣,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进而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秀英浅谈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5,(09)。

[2]董九英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6,(09)。

[3]严佳梅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几个关键[J].语文教学通讯,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