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活”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新”技术,“活”课堂

廖淑香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廖淑香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学310013

摘要:2011年我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主要优势在于它把粉笔、黑板、电脑融合在了一起。我尝试把这一新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中,在美术教学多个环节中重点挑选了“导入“、“讲授”、“示范”、“点评”四个环节进行白板教学,探讨如何运用白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参与,实现课堂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通过实践探索,致力于实现交互式白板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性,让美术教学飞得更高更远!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美术教学实践有效性

一、背景

随着数字投影、数字展示台、数字讲台的出现,从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的数字化学习,使课堂教学开始迈入一个新的时期——“数字时代”。然而此时我们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多媒体课件生动的演示效果确实吸引着学生专注地投入学习,但是我们美术教师要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示范,往往在电脑、投影仪与黑板前来回奔波,一些操作不熟练的教师甚至会因手忙脚乱而出错,直接影响到上课的效率与效果。

二、策略

我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主要优势在于它把粉笔、黑板、电脑融合在了一起。我尝试把这一新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中,在美术教学多个环节中重点挑选了“导入”、“讲授”、“示范”、“点评“四个环节进行白板教学尝试,探讨如何运用白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参与,实现课堂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

三、实践与探索

浙美版第七册《塔》的教学实践。《塔》一课旨在引导孩子们了解“塔的历史——文化——造型”。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画出塔基、塔身、塔檐、塔顶等结构,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这节课我在“导入”、“讲授”、“示范”三个环节中应用了白板教学。

1.白板在“导入”环节中的应用。以猜谜的形式快速导入新课,在白板上用智能笔只画出塔基,引导学生观察。

师:请同学们猜一下,这是一座建筑的局部,知道的同学请举手。生(积极举手):塔。

师:我们一起揭晓答案——塔。(白板页面切换至PPT页面)

2.白板在“讲授”环节中的应用。在讲塔的造型前,请一名男生上来做模特,引导学生观察塔和人有什么相似之处。人分为头、躯干、四肢三大部分,塔也分为三大部分,上面尖尖的这个部分我们叫塔尖(塔顶),中间部分我们叫塔身,底下部分我们叫塔基(塔底)。在讲授的过程中我用白板笔顺势勾勒塔的造型。

3.白板在“示范”环节中的应用。为了突破难点,在白板上给学生做塔的示范。运用白板的“笔”功能,设计了两种塔的造型并且运用回放功能进行讲解。

四、成果与展望

1.老师的“讲授”更清晰。“讲授”环节合理应用电子白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运用“笔”功能,老师可以及时批注、绘画。

2.老师的“示范”更精彩。美术课中无论是手工课还是绘画课,老师总免不了需要示范,正好白板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工具。

3.作业的“评价”更巧妙。在利用电子白板教学时,我们除了可以示范和展示外,还可以在学生创作完成之后,通过相机与白板结合将当堂的作品上传到交互式电子白板上,通过放大,面向全体进行展示,得到大家的肯定和帮助;把观察、思考、评价的空间留给学生,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评价活动有所感悟。

4.课堂生成的“资源”可保存。美术老师每节课都需要进行示范,同一个内容的示范往往要在三到四个班级重复操作。在白板使用过程中,老师的批注、示范都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保存,保存下来的示范就可以在下一个班级点“回放”功能,老师的范画便能再次动起来。一是节约了纸张,二是节省了时间,课堂生成的资源得以保存。

五、存在的问题

1.电子白板感应定位不够准确。示范《塔》一课,反反复复实验了多遍,不管是“智能笔”还是“钢笔”都会出现小小的意外,智能笔时常带出小箭头,钢笔偶尔接触不准。

2.美术学科性工具不全面。学科工具中没有特定为美术学科而设计的,老师要从众多工具中筛选挖掘可以用到课堂中的工具,探索可以用到某一堂课中的功能。小学一到六年级美术课中只有部分课经过精心设计才能很好地用白板进行教学,其他大部分课电子白板的运用有待提升、开发,还有待老师不断去挖掘。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教育学出版社,2008,68~72。

[2]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