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减轻幼儿入园焦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试论如何减轻幼儿入园焦虑

郝睿暄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星河幼儿园郝睿暄

【中图分类号】G332.46【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5-0105-01

一、什么叫幼儿入园焦虑

焦虑属情绪范畴,即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心理上出现一种惶惶不安、心神不宁、手足无措的心态,总会有一段不适应期,叫幼儿入园焦虑

二、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

幼儿的入园焦虑有哪些表现呢?幼儿的入园焦虑主要有以下表现:①不愿意亲人离开自己,紧紧地拽住亲人的手或衣角不放松;②大声地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③脾气暴躁,使劲敲打桌子、摔东西;④粘住幼儿教师,要求老师抱着不放;给老师撒娇;⑤紧张时出现尿裤子、尿床等行为;⑥坐着不动或望着窗外神情发呆;⑦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对谁都爱理不理的;⑧有些幼儿甚至会不吃或喝水;⑨身体渐渐变瘦,明显下降,容易感冒;⑩个别幼儿会出现极端的自残行为,比如:咬手指、抓头发、锤撞墙等。

三、对策建议

(一)教师应该怎么做。

3岁时的幼儿一般都会表现出以上的现象,可是幼儿教师也不应该着急,这也是幼儿阶段的一中正常的反应,面对幼儿家长把幼儿送到幼儿园时幼儿不愿与家长分开时,幼儿教师应该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

1、孩子是从几岁开始上幼儿园的?

2、上幼儿园之前家长都做了哪些准备?关于幼儿园实际环境、孩子是否先接触过?

3、孩子的性格是怎样的?外向的还是内向的?

4、孩子入园前是有父母还是由爷爷奶奶等带的?

5、孩子入园后,家长是否给孩子做了幼儿园里的细节介绍?

6、孩子入园后,是否与老师有较密切的交流。

其实孩子入园哭闹现象,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就是打破原来生活状态,孩子失去安全感,对新环境的排斥和对家人的依恋。复杂就是孩子入园前的生活如何与幼儿园生活的接轨,使孩子顺利过渡。教师因此可以采用一些手工、美术、律动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来克服消极情绪而获得另一种情感体验以引起幼儿积极的内部心理活动:活跃的思维、想象,积极的兴趣、动机,旺盛的求知欲、主动的态度等等。

(二)加强家园合作。家庭和幼教机构的合作是教育效应综合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核心是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行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家园合作,就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等相关问题达成共识从而采取同步措施,形成教育合力,最终促进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及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家园合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家园同步。这是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这一方面表现为幼儿生活规律、生活习惯在家园方面的一致性。幼儿在家庭中无规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就很难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育措施上实现教育实效的一致性。2、家园共育。保持积极协作,相互作用,共同致力于幼儿顺应并积极主动参与幼儿园生活的活动。幼儿园可一方面通过个别交谈、家访等同时帮助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给家长讲解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相关知识,从而帮助家长缓解幼儿的焦虑。同时家园可以配合组织些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

(三)家长应该怎么做。

1、刚入园的孩子在生活习惯方面不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不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在洗手时还要玩水;有不少的孩子需要情绪依赖、不会正确运用勺子,不会吃饭,也不愿意接受老师和阿姨的帮助;不会自己主动地跟老师说要大小便,经常尿在身上、床上。

2、在卫生习惯方面:流出鼻涕不会自己擦,还会捡脏东西吃;喜欢乱跑打人,咬人等。

3、在文明习惯方面:不会说礼貌用语;不会和大家一起分享玩具,只知道独占玩具。

4、在行为习惯方面:玩玩具时,玩具扔满地,不知道收拾玩具;衣服、玩具放在指定的地方;不会搬椅子

5、在交往习惯方面:大部分的幼儿不愿意和老师用语言交流,只能用动作表示。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明显带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常常以自我需要作为唯一标准。

①入园前的准备是什么?

1.心理准备、2.环境准备、3.自理能力准备、4.时间准备、5.物质准备。

②入园后的注意事项。

1.孩子入园后,家长须立刻离开。孩子入园第一天哭闹是正常的,家长适当安慰就可以走了,相信老师一定有能力把孩子哄好.最不好的是孩子哭,家长哭,这样只会让孩子更紧张,更不愿上幼儿园了.也有爷爷或奶奶流露出来,反正我不上班,我就陪陪他,或是歇两天.孩子是很敏感的,听到这些,孩子会哭得更厉害,迫使家长作出让步.也有的孩子第一天,第二天不哭,而后来却哭开了,家长认为是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什么委屈了,就不送了,其实,这种波动是正常的.两三岁的孩子的情绪,情感很容易被周围的情境所感染,这种易感性是孩子发展的特点之一。

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们要做的就是不间断的送,那种上三天歇两天的作法不可取,使得孩子有依赖,适应集体生活慢.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或中途来看望,怀着不被孩子发现的侥幸,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也是不可取的.会导致平静的孩子又哭开了,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2.认识新朋友。家长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鼓励孩子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另外,老师也是孩子的新朋友。开学前几天,家长可利用离园时间和老师交谈,老师会及时表扬你的孩子,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信心。

3.新生入园宜早接。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更怕上幼儿园。

4.谈论幼儿园的活动。全家人以乐观的态度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倾听孩子谈论在幼儿园参加的活动;认识的老师、小朋友;共同欣赏孩子带回来的作品,

(三)应该创设怎么的环境,使孩子更好的成长。

孩子在刚入园时会感到一个新的环境,会感到害怕,恐惧等心理反应,这就要幼儿园和家长一起合作了,教师和家长一起努力为幼儿能有个更好的发展做基础,在幼儿园中教师要认真的照顾好孩子的各个反面,回去家中家长对还的关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会感到有很多对他是关心的,慢慢的孩子就会有好的心态去幼儿园了,也不会感到害怕了,相信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会很好的发展,孩子在以后的将来也会有很好的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