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1

谈音乐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熊盈

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学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美感。

关键词:音乐教学美感培养

当今,全世界都在进行音乐教学改革。21世纪的人才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然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了使美育落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教育,以保证美育的效果。

下面将浅谈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音乐欣赏

为使音乐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充分准备教学资料。为使音乐欣赏教学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音像资料、挂图、幻灯片等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教学的艺术感染力。

2.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以讲故事、讨论、观看同学上台演唱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景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的意识增强。直接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3.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发挥多媒体教学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

二、挖掘美育素材——感受美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要反复强调,以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于音乐的速度,可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音乐的节奏,让学生学习打击乐,以感受领悟。这样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加强了对美的认识、分辨,从而加深了对美的理解。

三、重视美感训练——表现美

音乐欣赏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快感,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歌唱中进一步表现美,这样就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的音乐殿堂,进一步理解了音乐作品的内涵。

四、营造审美氛围——鉴赏美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请一些在声乐、器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并给予表扬,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节目,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及与人合作的精神。其次,也可以让学生各自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欢的CD、VCD等音乐碟片,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专栏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每周出音乐手抄报,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审美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作为美育基本功能之一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指的是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审美教育发展起来的人的审美创造能力,在各个创造领域都是必不可少的。当人们有意识地在教育领域通过审美教育在各方面开发人的创造性才能,那么,这种创造活动就能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提供支持。尤其是当社会的科学技术越是快速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时,就越是要求培养能够运用“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劳动、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更是依赖与审美内化结构的建立。马克思美学思想中一个被人引用最多的名言就是:“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能够欣赏美的音乐的耳朵,正是对欣赏者的审美能力这样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而我们的音乐教育,就是在一种具有某种价值取向,符合一定的价值选择中,使受教育者获得能够欣赏美的音乐作品的耳朵和眼睛,在他们的心中建立起能够接受并且欣赏这种艺术美的审美感受能力。

六、最终落实审美教育关键在教师

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专业视野等等,这些都是贯彻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所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组织教学程序,努力营造美的氛围、设计美的过程,从教师的仪表美和语言美,到授课的每个环节都要有美育的渗透和参与。教师必须培养自身好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美育素质。

常言说的好,自己有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学无止境。现有新说法:自己是一条流动小溪,才能不断给学生新的知识,才能不断更新。其次,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尽可能自己制作音乐电脑教学课件,提高音乐课的美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出色地完成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