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1

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的体会

孙小霞

孙小霞甘肃省榆中县特殊教育学校730100

每一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有一定的价值,智力障碍学生也是如此。作为特殊的生命个体,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既有掌握知识、获得技能的渴望,更多的是得到了关爱、尊重,获得成功等精神的需要。

智障教育应当着眼于将个体放在所处的环境之中,将注意力从主体的缺陷转向对环境的适应。将生存教育的学习目标定位于“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要把促进智障学生适应正常化的环境,把实用生存教育作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学习目标的贯彻与实施过程中,既要重视相关知识的教育,又要使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的平台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合理设置课程,发挥基础知识课程的学科整合功能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出: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包括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其中一般性课程为必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劳动技能主要,以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为主,对其进行职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通过劳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能力。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改变学科的单一功能,注重学科整合功能的发挥。例如,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可以选编社会学科中的行为礼仪、职业应聘、残疾人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走向社会在礼仪、与人相处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打下基础。数学学科中的奇偶数和序数的认识、基本的长度、质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人民币换算知识、独自购物的能力等,都可以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数学知识。同时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人际交往的智能。

二、进行分层教学,发挥教育最大效果

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智力损伤和身体缺陷,为了促进这些孩子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1.对教育对象分层。对教育对象分层可以帮助每个智障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要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对教学对象的智力情况、学习基础、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统计。我们将班上的9名智障生分成A、B、C三组三个层次:A组为轻度智障学生,对学习劳动具有兴趣,有一定的动手能力;B组为中度智障学生,能够听清老师的要求;C组为重度智障学生,在老师的反复强调、辅导下能完成相应的要求。有了对教育对象的摸底调查,就可以为学习目标、学习评价的分层奠定坚实的基础,既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吃饱”,又避免了程度较低的学生“吃不了”。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和劳动中,从而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这种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践操作中,我们还根据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手能力发展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组别,采用分组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激发他们学习和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对学习目标分层。促使不同的教育对象明确各自的学习目标,主动调整学习行为,收到较好的效果。学习目标是分层教学的核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制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不同教育对象的发展,不同的教育对象明确了各自的学习目标后,就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调整学习行为,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学习目标的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得到最佳的发展。

3.对学习评价分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意识,找准今后发展的方向。评价是促使每个学生实现自己最大限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分层评价落实在课堂评价、课外评价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不断发展。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进步和发展,发挥教学的最大效果。

智障孩子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与正常孩子相比要差很多,但是需要我们老师用爱心和耐心、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去开启他们、教育他们,做他们心灵的引导者,帮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能在社会上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