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精彩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1

问题引领精彩课堂

石玲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266112

摘要:一、由问题引领进入课堂,二、由问题衍生深入课堂,三、由问题过渡串联课堂,四、由问题刺激激活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引领学习兴趣

科学探究从问题开始,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不仅是探究学习的开端,而且是教学活动的主线。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下面谈一谈问题引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由问题引领进入课堂

鲍波尔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发现和探索是在精神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强烈的需要,有了这一需求之后学生才能有兴趣,进而才能思考创新。而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引入的问题力争做到灵活多变、生动有趣。同一个问题如能巧妙的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设问,学生会感到新颖有趣。一般采用以下方式由问题引领进入课堂。

1.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提出问题。学生对科学家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故事中引入认知冲突,顺势提出问题,学生们就会兴趣盎然,学习的积极性被迅速调动起来。

2.从演示试验中提出问题。运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求知欲,在这样的状态下提出问题,学生会更加迫切的想要解决问题。这样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二氧化碳性质组合实验、烧不坏的手帕等,这些神奇的实验现象,像魔术一样吸引同学们的目光,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3.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提出问题。生活中到处都涉及化学,了解化学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好地保护好人类生存环境。

4.联系现代科技发展提出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业生产的急剧增长,环境污染日益显出全球性,对整个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核放射污染是具体的一些环境问题。

二、由问题衍生深入课堂

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将学生在整理和反思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借助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和统摄,强化原理与应用的联结,促进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增强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转化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一个问题的解决,引发另一个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有相关问题的提出,我们研究的才更加深入和广泛,了解世界才更多更全面。探究燃烧条件的教学中,学生提出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才能燃烧,在实验探究获得结论以后,老师默默的给燃烧的蜡烛罩上一个大烧杯,刺激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2.问题组呈现,零碎的知识建成体系。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同于其他学科,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琐碎,需要学生记忆的很多,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记忆混乱的情况。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记忆方法还固定在以往的学习模式中,教师要用问题引领,用问题组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学习第二单元,总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以,我提出一组问题,让学生整理知识体系,形成思维导图。

(1)宏观上分别从物质的变化、构成、组成三个角度认识物质。①物质的变化有哪两类?两者的区别是什么?②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几种,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③组成物质的成分是元素,它和原子有什么关系?

(2)微观上认识原子结构。①原子结构探究过程。②原子结构中存在的微粒以及带电情况,相互间的数量关系。③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三、由问题过渡串联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过程是有一个个教学互动组成的,一个个教学活动好比是一颗颗珍珠,几个活动之间的过渡语就是串联珍珠的丝线。课堂上运用过渡语,可以提醒学生下一个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注意力,在课堂上起到衔接组合作用的过渡语如果运用得好,对提供课堂教学有效性、增加课堂教学效益,必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四、由问题刺激激活课堂

陶行知告诉我们:“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激活课堂的提问要趣味盎然。兴趣是推动学生思维的强大动力。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奥秘,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和规律,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妙的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不断地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良性循环中进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好奇心,增强克服学习障碍的信心,很大程度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淑贤《教育》.2016,(12)。

[2]崔斌《山东师范大学》.2014。

[3]耿小茜周岚《中学教学参考》.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