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麻醉与分娩镇痛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产科麻醉与分娩镇痛方法分析

高翔

胶州市妇幼保健院山东胶州2663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产科中麻醉和分娩镇痛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接受分娩的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接受分娩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笑气进行吸入性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则结合罗哌卡因、芬太尼等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痛分布情况以及产程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痛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长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分娩麻醉和分娩镇痛中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产科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科麻醉;分娩镇痛;产程时长

分娩过程中进行疼痛的缓解和消除非常重要,让产妇在无痛状况下进行分娩能够保持母婴分娩安全,减轻产妇分娩痛苦,这是临床产科和麻醉师重点关注的内容。欧美国家产妇的分娩镇痛率高达80%,而我国的分娩镇痛率还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1],因此对临床产科分娩的麻醉和镇痛情况进行综合探讨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深入探讨,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进行产科麻醉和分娩镇痛方法应用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把我院产科接受分娩的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接受分娩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两组产妇分别120例。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1~39岁,平均为28.5岁,其分娩孕周为37~42周,平均为38.6周;观察组产妇的年龄在22~39岁,平均为28.7岁,其分娩孕周为36~42周,平均为38.5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孕周等基础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笑气进行吸入性分娩镇痛,结合氧化亚氮和氧气的1:1混合气体对产妇进行面罩给予麻醉,其流量速度控制为每分钟10~12L/min,并且指导产妇进行宫缩,同时进行深呼吸,待产妇的宫缩消失后进行反复至其宫口开全[2]。观察组产妇则结合罗哌卡因、芬太尼等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在产妇宫口开大两指时开始进行麻醉镇痛,在产妇的腰3~4间隙进行腰硬的穿刺,然后结合25号针进行蛛网膜下腔的穿刺,并且注入芬太尼、罗哌卡因,然后将长针管放置于腰硬外腔,然后对患者进行芬太尼、罗哌卡因的硬膜外推注,并且结合产妇的分娩状况进行追加,并且在产妇分娩结束后结合镇痛液进行会阴缝合[3];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痛分布情况以及产程分布情况。其疼痛情况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级情况分为0~Ⅲ级,0级为患者的疼痛存在,同时能够安全配合分娩;Ⅰ级为患者有轻微疼痛,并且能够忍受,能够勉强分娩;Ⅱ级为患者伴随中度疼痛,产妇难以忍受,在分娩过程中难以合作分娩;Ⅲ级为患者的疼痛严重,并且不能够忍受而不能进行分娩合作[4]。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中基础资料和观察指标均结合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痛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1,同时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长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1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分布情况(例)

3.讨论

在临床产科的麻醉中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同时镇痛效果明显的作用,其中罗哌卡因作为一种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物,其对心血管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同时低浓度对感觉神经的阻滞以及神经阻滞作用较为明显,对子宫胎盘的血流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呼吸有很好的平衡作用[5]。加入芬太尼能够减少局麻药物的剂量,同时增加产妇分娩过程中的舒适感,并且促进子宫收缩,同时有利于骨盆肌肉的松弛,有利于胎头下降。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由于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带有技术风险,在麻醉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并且结合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麻醉药物的应用[6]。从事分娩镇痛工作要注意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并且让具有高素质、操作技能娴熟的医护人员实施操作,并且在分娩过程中指导产妇结合腹压进行分娩进行,确保操作规范,产妇能够顺利生产。

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产痛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长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产科分娩麻醉和分娩镇痛中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痛苦,提高母婴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产科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常文胜.试析产科麻醉与分娩镇痛方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7(02):75-76.

[2]胡灵群,李韵平,夏云,陶为科,赵培山.从“无痛分娩中国行”看中国的分娩镇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02):205-208

[3]王兴茂.硬膜外麻醉对产科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5):688-689

[4]苏娇玲,李亚文,吴铭广.产科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8(12):144-145

[5]韦小珍.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521例观察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23(11):1046-1047

[6]周霓,劳诚毅,宁丰.全产程分娩镇痛在重度子痫前期自然分娩中的应用[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2.

作者简介:高翔(1982-),男,汉族,山东胶州人,山东省胶州市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