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第二产程时长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319例,根据第二产程时长的不同分钟,第二产程时长<1h为A组(219例),第二产程时长≥1h且<2h为B组(84例),第二产程时长>2h分为C组(16例),对这三组新生儿的平均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的平均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平均Apgar评分(8.26±0.56分)明显低于A组(9.03±0.47分)和B组(8.96±0.76分)(P<0.05),C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8.75%)亦高于A组(4.1%)和B组(8.33%)(P<0.05)。结论第二产程在2h内的新生儿在平均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随着第二产程的增加,新生儿的窒息率增加而导致新生儿评分下降。

  • 标签: 第二产程 新生儿 Apgar评分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时采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其盆底功能与产程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有150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产程标准分组,每组均纳入50例,对照组施以旧产程标准管理;研究组按照产程时间分成第二产程在2-3h与≥3h组,对其施以新产程标准管理,重点分析产妇盆底功能指标。结果:在肌纤维强度方面,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3h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强度较2-3h组与对照组低;在肌纤维≤3级比例方面,第二产程时间≥3h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3级比例较2-3h组与对照组高,尿失禁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延长第二产程会影响产妇盆底功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需密切监测产程进展,有异常及时处理。

  • 标签: 新产程标准管理 第二产程时长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新产程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分娩镇痛初产妇母儿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按照初产妇的健康筛查标准,选取我院于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分娩的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在应用新产程管理的基础上,根据第二产程时长将初产妇分成三组,A组时长低于2h,B组时长为2至3h,C组时长大于3h。比较三组初产妇的产钳应用率、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出现率的情况。结果:在新产程管理下,A组在各项观察指标表现上,均优于B、C两组,因P值小于0.05,故具备基本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产程管理下,随着第二产程的延长,产钳应用率、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出现率会变得越高,且分娩结果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也越高。

  • 标签: 新产程管理 第二产程时长 初产妇 分娩镇痛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产妇实施体位护理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3月到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产妇共94例,按照双色小球法对全部产妇分组,设定其中47例产妇为甲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其余47例产妇作为乙组实施体位护理,观察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长,乙组均少于甲组(P<0.05);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率,乙组低于甲组(P<0.05);比较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乙组高于甲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产妇实施体位护理有着十分确切的作用,可以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长,还可以使产妇能够顺利完成阴道分娩,避免其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体位护理 产程时长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分娩过程的家庭产房模式对第二产程时长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该院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则采用家属参与分娩过程的家庭产房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第二产程时长、分娩结局、不良妊娠结局、产妇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在环境、服务态度、产妇心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家属参与分娩过程的家庭产房模式可显著缩短第二产程时长,同时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以及妊娠结局,提高产妇满意度。

  • 标签: 家庭产房模式 家属参与 第二产程时长 分娩结局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产程标准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第二产程时长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新产程标准在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实行以来(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1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第二产程时间将其分为A组(产程时间<2 h,50例)、B组(产程时间2~4 h,50例)、C组(产程时间>4 h,50例)。比较三组产妇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结果B、C组Apgar评分低于A组,C组Apgar评分低于B组(P<0.05)。B、C组pH值、PaO2水平低于A组,C组pH值、PaO2水平低于B组(P<0.05);B、C组PaCO2、IMA水平高于A组(P<0.05);C组PaCO2、IMA水平高于B组(P<0.05)。Apgar评分、pH值、PaO2水平与第二产程时长呈负相关(r=-0.702、-0.767、-0.730,P<0.05),PaCO2、IMA水平与第二产程时长呈正相关(r=0.741、0.750,P<0.05)。Apgar评分与pH、PaO2水平呈正相关(r=0.771、0.695,P<0.05),与PaCO2、IMA水平呈负相关(r=-0.714、-0.728,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第二产程时长延长时,会导致Apgar评分下降,脐动脉血气指标中pH值、PaO2水平下降,PaCO2、IMA水平上升。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椎管内分娩镇痛 Apgar评分 脐动脉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饮食指导及入量管理对足月妊娠孕妇产后出血量、总产程时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妇130例,按照两组产妇基础资料匹配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65例。常规组产妇行常规产程护理,研究组产妇产程中行个性化饮食指导及入量管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分娩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产程及产后2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发生宫缩乏力、使用催产素及阴道助产概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不良结局主要包括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感染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妊娠产妇实施产程中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及入量管理,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同时对缩短产程及改善分娩结局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个性化饮食指导 入量管理 足月妊娠 产后出血量 产程 分娩结局
  • 简介: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专家日前对各年龄层人群提出新的睡眠时间建议。一个由6名睡眠专家组成的小组与来自包括美国儿科学会等组织在内的12名医学专家,对各年龄段人群的睡眠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新的结论。

  • 标签: 睡眠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 医学专家 睡眠状况 基金会 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上对足月妊娠产妇展开护理,选择施用个性化饮食指导及入量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院此次研究选取60例进行诊治的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这一期间的足月妊娠产妇,将其研究对象划分,建立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由随机法选取)。此次研究中的试验组受试者,个性化饮食指导及入量管理模式为具体的干预措施,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受试者具体的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服务开展后,所得研究数值护理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干预对象评估结果,比对对照组更高(p<0.05);所得研究数值产后出血量、总产程时长方面,试验组干预对象评估结果,比对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个性化饮食指导及入量管理干预投入临床足月妊娠产妇护理中,所得干预的评估结果更好。

  • 标签: 个性化饮食指导 入量管理 足月妊娠产妇 产后出血量 总产程时长
  • 简介:摘要:《温暖与爱的时长很慢》以一个孤独离异的少年为主角,即将去上学的他却被送到了急救室抢救,他的生命危在旦夕,躺在病床上的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去往陌生的异世界遇见亚当与夏娃并且目睹了他们身上最纯洁真挚的感情,亚当与夏娃告诉少年,父母永远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少年离开了异世界选择去往外面的真实世界,当少年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在床边不停照顾我问候我。也许大概这就是温暖与爱吧。 六月的匆忙悄然而逝,只剩下枝枝叶叶慢慢枯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图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产程图的描绘了解整个产程的进展情况。结果可观察到宫颈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的程度及胎心率变化的情况,根据此情况,及时处理难产因素。结论头位分娩,顺产和难产的界限很难确定时,根据产程图的描绘,及时发现难产倾向,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产程图 警戒区 母婴安全 产程曲线
  • 简介:很多消费者甚至是一些“专家”都认为:打汽车官司,消费者作为弱者,汽车厂家是强者,特别难打。并认为其主要难点有:1.证据难找、消费者无举证能力;2.成本高昂、时间拖的太长,消费者耗不起;3.厂家具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和法律处理能力;4.厂家具有巨大的活动能力和影响力,并足以影响到法院的判决。

  • 标签: 汽车 官司 处理能力 消费者 技术能力 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作为自然垄断行业的供电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措施。配电网是大多数用户的最前端的处理和管理平台,因此缩短配电网故障处理时间、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对提升客户满意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分析配网故障现象并提出一些策略以缩短配网接地时长,为配网故障复电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

  • 标签: 配网  接地时长  故障抢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普通成年男性、女性最大时长/a/音的基频、强度等参数,分析不同性别成人声带稳定性的差异,探究声带稳定性及性别对最长声时的影响,为最长声时的取值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ealAnalysisTM录制90名普通成人(男性、女性各45名)的最大时长音/a/,采用Phonation提取声学参数。分析性别对最大时长/a/各参数的影响;选用以上参数界定声带稳定性,按参数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男、女被试平均分为低、中、高3组,探究性别及声带稳定性对最长声时的影响。结果①男性及女性的基频变化范围、基频微扰、强度变化范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性的基频标准差和强度标准差显著大于男性(P<0.05);男性的强度微扰极显著高于女性(P<0.01)。②男性基频变化范围中组的最长声时显著高于低组,其他参数的不同组别最长声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发最大时长/a/音时,男性的声带振动稳定性好于女性。②基频变化范围对普通男性的最长声时有影响,而其他参数对普通成人的最长声时不存在影响。③基频变化范围可以作为普通成人最长声时取值规范的参考标准。

  • 标签: 最长声时 声学特征 基频 强度
  • 简介: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声调时长在汉语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实验1从声学角度探讨了汉语四个声调的时长差异。研究发现,汉语四个声调中,上声调长最长,去声调长最短,阴平和阳平调长无差异。实验2采用词性判断任务,考察汉语上声调长和去声调长在词汇识别中的时长差异。研究发现,低频词条件下,上声词的反应时长于去声词的反应时。研究结论支持内隐韵律假说。

  • 标签: 词汇识别 声调 时长 内隐韵律
  • 简介:摘要配网故障抢修效率的分析能够及时反映配网运行和管理现状,故障修复时长是故障抢修效率的衡量标志。为此,针对闽侯公司2017年配网故障修复时长大幅下降的现象,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对2016年、2017年进行故障类型、月度趋势及区域分布分析,透过全流程观察查找配网运行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的努力方向,为进一步缩短配网故障修复时长奠定基础。

  • 标签: 配电网 复电时长 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