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整合脑电图在脑损伤新生儿中的应用与护理满意度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脑损伤新生儿中的应用与护理满意度评价

吴所琴李萍通讯作者

吴所琴李萍通讯作者

(泰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在脑损伤新生儿中的临床效果价值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出生的58例脑损伤新生儿,运用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手段,观察和分析振幅整合脑电背景活动和预后情况。结果:58例脑损伤新生儿中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24例,轻微异常2例,高度异常32例。结论: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有利于对新生儿脑损伤进行前期治疗和预后判定,及时运用针对性措施,有助于脑损伤新生儿预后的改善。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新生儿;脑损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5-0145-02

脑损伤是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的疾病之一,前期识别与评估并实施适当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新生儿脑损伤致残率以及病死率起到重要的作用[1]。振幅整合脑电图是一项新型的新生儿脑功能状况监测设备,能在早期评估新生儿的脑损伤程度,是准确度高、可靠性强的诊断凭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出生的58例脑损伤新生儿,研究对象均符合新生儿脑损伤判定标准。新生儿孕周为34-42周,日龄为6小时至12天。

1.2方法

监测措施:新生儿入院后应用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同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根据国际10/20电极的放置标准,将电极分别放在新生儿双侧前(Fp1-Fp2)、顶叶(P3-P4)、颞叶(T3-T4)、中央(C3-C4),电阻小于20千欧,滤波频率设置为0.5-35.0赫兹,每次监测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

护理方法:治疗前:①健康宣教。监护前向新生儿家属讲解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告知监测的整体流程,缓解家属担心、焦虑等情绪[2]。②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维持舒适、静谧的室内环境,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至24°C,湿度调节为55%一60%,温箱湿度调节为60%-80%,防止因湿度较高而导致电极脱离,干扰监护记录;同时,保持柔和的室中光线,防止干扰采集EEC图像。③监测前期准备。保障新生儿的清洁卫生,并为新生儿穿戴棉质衣物,以防发生静电而影响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结果[3]。

治疗中护理:

①统计电极选择:单通道振幅整合脑电图推荐位置为双顶P3与P4,在统计双通道电极时大多选择F3-P3和F4-P4,P3、P4位于大脑大中动脉的汇合处,对脑缺血信号较敏锐。顶区(P3,P4)和中央区(C3,C4)是振幅整合脑电图电极安放的优选位置,颅内出血的新生儿有可能出现半球间不对应等状况。大多数新生儿惊厥发生于颞叶(T3,T4)、中央区(C3,C4),低血糖将干扰枕叶以及血供丰富的脑白质。②电极安放位置:根据国际10/20系统标准的电极位置,在应用过程中通过颅骨来确认电极的方位和距离,在监测时防止电极触碰到小床单,同时需防止在头颅出现水肿和血肿的部位安放电极,同时预防在骨缝处或前自安放针状电极,避免引起感染[4]。③监测时长:新生儿出生36小时后出现SWC的预后效果比36小时内出现SWC的情况更差。因此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应将时间维持到48小时,或直到出现正常的SWC后结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应至少在出生后6小时内开始采取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监测过程中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从爆发到抑制的持续监测为24小时,没有SWC情况的持续监测为48小时,在注射镇静剂后的新生儿3天后再进行复查。

治疗后的护理:医护人员使用湿纸巾清洗新生儿头部以及电极上的导电膏,并使用75%的酒精为电极消毒,随后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润20到30分钟。观察新生儿的头皮是否出现局部的皮肤红肿和损害,若出现损伤则及时处理。

1.3观察指标

SWC评定标准:依据下边界有无出现平滑的周期性改变判断。

①无SWC:下边界没有周期性改变,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无正弦样变化;

②不成熟SWC:发生周期性改变,但对比正常年龄,发育不完全:

③成熟SWC: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发生正弦样改变,周期维持时间大于20分钟。

预后评定标准:

①痊愈:背景活动无异常,无SWC;

②有效:背景活动有轻微不正常,不成熟SWC;

③未愈:背景活动高度异常,成熟SWC。

2结果

58例脑损伤新生儿中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24例,痊愈20例,有效2例,未愈0例;轻微异常2例,痊愈1例,有效1例,未愈0例;高度异常32例,痊愈0例,有效20例,未愈12例,具体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脑损伤作为临床多见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是影响患儿智力发育低下、脑瘫、癫痈等慢性神经系统损伤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高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及时诊断,以及有效的对症措施,能帮助改善新生儿脑损伤治疗成效、改进预后效果,并有利于最大化地控制细胞凋亡或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而作为常运用的临床评判新生儿脑损伤标准,脑电图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但其脑电图的监测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主观因素容易影响监测,同时实行连续监测需要根据大量信息进行阅读,以致制约了临床的应用。振幅整合脑电图是临床常见的监测方式,其简化的单频道脑电监测系统以及脑电图的统一性较显著,振幅整合脑电图对于传统的脑电图,具备操作简单、图像清晰、方便统计等优点,有利于对新生儿脑损伤进行前期治疗和预后判定,及时运用针对性措施,有助于脑损伤新生儿预后的改善[5]。通常来说,缺氧和缺血所导致的脑损伤治疗进程较慢,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可逆性。而振幅整合脑电图能在新生儿发生窒息后3到6小时内针对脑损伤进行及时的反映,同时能对脑功能损伤程度采取判断,还能为治疗中的干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进而使神经细胞迟发性死亡率下降,减少患者发生后遗症。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58例脑损伤新生儿中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24例,痊愈20例,有效2例,未愈0例;轻微异常2例,痊愈1例,有效1例,未愈0例;高度异常32例,痊愈0例,有效20例,未愈12例。数据表明,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率与新生儿脑损伤有紧密联系,并对新生儿脑损伤早期治疗及预后判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有利于对新生儿脑损伤进行前期治疗和预后判定,及时运用针对性措施,有助于脑损伤新生儿预后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吴玉帆,苏鸿辉,苏华泽,等.振幅整合脑电图对脑损伤新生儿脑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院,2018,18(10):1539-1541.

[2][2]李小红.振幅整合脑电图在脑损伤新生儿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4):42-44.

[3]秦璇,姜泓.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18,34(3):284-288.

[4]李媛媛.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新知杂志,2017,27(5):461-463.

[5]杨美君.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