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造影检查在肩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2

MR造影检查在肩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王建波朱新生张锐张译徽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放射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造影检查在肩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我院的57例进行肩关节检查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MRI肩关节扫描检查和肩关节MR造影检查(直接肩关节造影),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以探寻肩关节MR造影检查在肩袖损伤及关节盂唇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肩袖损伤MR造影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盂唇损伤中上盂唇撕裂、前盂唇撕裂MR造影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盂唇撕裂MR造影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常规MRI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肩关节MR造影检查在肩袖损伤和盂唇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肩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MR造影检查;肩关节损伤;应用研究

肩关节损伤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是指因肩部各组织包括肩袖、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或因反复过度使用、创伤等原因造成的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不稳、僵硬等症状。肩关节损伤类型中常见的有肩袖损伤、冻结肩、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盂唇撕裂及肩关节不稳等,其中肩袖损伤和盂唇撕裂最为常见,但临床对肩关节损伤的研究并不多,因此误诊、误治现象比较常见,给患者造成长期的痛苦和较高的致残率,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肩关节损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1],但常规MRI扫描显示效果不佳,尤其是肩关节盂唇病变直接显示容易漏诊,而肩关节MR造影检查在肩袖损伤和盂唇病变中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也是MRI检查最为有效和重要的补充诊断手段,本文将其应用于我院收治的肩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探讨肩关节损伤最为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我院的57例进行肩关节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3例,女14例,年龄在27-55岁之间,平均年龄(41.2±2.3)岁,57例研究对象中2例肩关节正常,55例患者经肩关节镜术中确诊为肩关节损伤,其中左侧损伤者29例,右侧损伤者26例,损伤原因中急性创伤27例,反复劳累者14例,退行性病变9例,其他病因所致者5例,55例肩关节损伤患者中合并盂唇损伤者39例,共43个部位盂唇损伤,损伤原因中外伤脱位者12例,过度健身者5例,跌倒等外伤所致者18例,其他原因所致者4例,所有患者临床均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力量降低,肩关节活动度受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和MR造影检查。

1.2检查方法设备选用MagnetomsymphonyATimsystem型1.5T超导磁共振机,本文57例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及MR造影检查,肩关节常规MRI检查部位包括冠状斜位、轴位及斜矢状位,轴位扫描时平面垂直于肱骨干,延肩峰至肩胛盂连续扫描,斜矢状扫描时平面垂直于冈上肌,延肱骨头外侧至肩关节窝连续扫描,斜冠状位扫描时平面与冈上肌平行,延喙突尖至肩胛岗连续扫描[2];常规MRI序列包括扫描序列包括TSET1WI序列重复时间/回波时间为500/12ms,TSET2WI序列重复时间/回波时间为4000/78ms,TSET2WISTIR序列重复时间/回波时间为4000/56ms,扫描视野160mm×160mm,层厚3.0mm,矩阵为256×256,层间距0.3mm。肩关节MR造影扫描于常规MRI检查后1周进行,行横断面、斜冠状面和斜矢状面脂肪饱和抑制SETIWI,扫描条件:TR500ms,TE12ms,视野(FOV)160mmx160mm,层厚3mm,层间距0.3mm,矩阵为220×256。检查前配置加入利多卡因的对比剂进行局部麻醉,对比剂为含,Gd-BOPTA的生理盐水稀释液,选择肱盂关节和嚎突外下缘1/3处作为皮肤穿刺点,垂直进针至上肱盂韧带或喙肱韧带时有明显的阻力,表明进针达到要求的深度,抓住患者患肢上臂进行拉伸和内旋,随后继续进针0.5cm左右,此时会出现明显的落空感,注射器回抽阻力较大,当推注对比剂则无明显阻力,对比剂推注剂量15ml左右,对比剂推注完成后于30min内进行MR扫描[3]。

1.3图像分析方法常见的盂唇损伤包括上、前、后盂唇撕裂,常规MRI扫描盂唇撕裂表现为盂唇结构消失、表面粗糙不规则、盂唇与骨性关节盂分离、内线样高信号累及关节面,MR造影扫描盂唇撕裂表现为造影剂填充入盂唇撕裂口及盂唇结构消失[4]。肩袖损伤诊断标准则以肩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准,对比常规MRI诊断及MR造影诊断结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上述检查结果由两名放射科专业医生分别进行分析,当出现诊断不一致时共同协作确定。

1.4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采用SPSS15.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关节镜检查结果统计57例研究对象中2例肩关节正常,55例经肩关节镜手术证实为肩关节损伤患者,其中肩袖全撕裂14例,肩袖部分撕裂37例,肩袖变性6例,55例患者中合并有盂唇损伤者39例,共43个部位盂唇损伤,其中上盂唇撕裂11例,前盂唇撕裂15例,后盂唇撕裂13例。

2.2常规MRI与MR造影肩袖损伤结果比较肩袖损伤MR造影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常规MRI与MR造影盂唇损伤结果比较盂唇损伤中上盂唇撕裂、前盂唇撕裂MR造影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盂唇撕裂MR造影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与常规MRI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肩关节损伤主要的类型为肩袖相关病变和肩关节不稳定,由于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及肌腱构成,因此肩袖相关疾病主要累及上述组织,而肩关节不稳定主要累及关节盂唇,肩关节盂唇由纤维软骨构成呈吸盘样包绕骨性关节盂边缘,起到增大球窝关节包绕面积、缓解关节面应力以及稳定关节的作用,当盂唇损伤时临床则表现为肩关节不稳定。在MRI未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前,X线片常作为肩关节疾病的基础性诊断方法,但其仅能对肩峰形态及肩关节骨性结构改变做出判断,临床诊断准确率及实际应用价值有限,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准确定位肌腱损伤部位及损伤严重程度,因此在肩关节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MRI对关节内结构尤其是关节软骨的显像却不甚理想,如肩关节盂唇或髋臼唇等关节软骨,为了提高肩关节内病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磁共振关节造影(MRA)被应用于临床中,MRA不仅与常规MRI一样对肩袖损伤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而且对肩关节不稳定及盂唇病变同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因此临床针对肩袖及其相关病变的诊断,可首选肩关节MRI常规扫描,针对肩关节不稳定及盂唇病变的诊断,则一般首选肩关节MRI造影[5]。本文为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将常规MRI及MR造影检查同时应用于临床中,实验结果显示,肩袖损伤MR造影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MRI检查,虽然后盂唇撕裂MR造影与常规MRI检查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无显著差异,但上盂唇撕裂和前盂唇撕裂MR造影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MRI检查[6],由此说明,常规磁共振检查对直接显示关节盂唇病变容易漏诊,相比较而言,肩关节MR造影检查对肩袖损伤及盂唇损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则更高,临床可作为肩袖损伤、盂唇损伤及肩袖修补术后有无在此损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肩袖损伤及盂唇损伤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对指导其后续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另外,肩关节MR造影属于有创临床检查方法,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时,也存在一定风险,常规MRI检查就发现严重肩袖损伤或盂唇撕裂,即可不经过MR造影检查,直接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如果常规MRI检查未发现肩关节病变,但患者临床症状又较为明显者,则可行MR造影检查,以尽早确定疾病类型、早期介入干预。

参考文献:

[1]刘树学,任明达,肖铮,等.MR关节造影在肩关节孟唇撕裂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3):191-194.

[2]熊俭,宋振和,韩大伟,等.MR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7):81-83.

[3]李晶晶,杨成刚,张郡.常规MRI及MRI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撕裂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4):357-359.

[4]王和平,严金岗,张铁英.MRI间接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4):124-125.

[5]杨晓,姜庆军,郁冰冰,等.MRI肩关节造影在肩袖间撕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3):502-504.

[6]田春燕,郑卓肇,李选,等.上方盂唇前后向撕裂的肩关节MR造影评价.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6):630-634.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科研创新基金编号XJC201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