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齐发,启而有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三力”齐发,启而有发

马上

四川省阆中市千佛镇初级中学校637400

在教学中,我们有时会经历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并非“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手直举,小手如林,而是一石扔进了淤泥里,没有任何反响,没有一点浪花。如果缺少灵活的应对,这会使我们的课堂陷入一片死气沉沉的尴尬,甚至陷教师于窘境。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启”,“启”是手段,目的是学生的“发”。“发”的结果应是学生自主所得,而不是教师的“给予”。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学情,巧设铺垫,充分发挥教学亲和力、吸引力及艺术力的作用,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做到从“启而不发”到“启而有发”。

教师的亲和力是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研究显示,平等、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师生心灵相通、相互信任,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旷野上自由驰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板着面孔,不苟言笑,摆着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学生就会产生恐惧感,拉大与教师的距离,会使课堂陷入一潭死水。面对孩子,有一颗童心非常重要。正如于水正老师所说:“不要忘了,你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课堂上,教师要融入孩子们的思维活动中,同他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哭、一起笑,保持亲和力,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使课堂焕发更多活力。

问题的吸引力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贵在有问,更贵在巧问。故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认知水平,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定要细心谋划,多铺垫,巧布局,富有启发性,要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尽量让问题在学生的心田产生并泛起浪花。

有吸引力的发问要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时,先抛出“中秋赏月的习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月饼是圆的?”“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目的?”等问题。

因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了联系,学生的思维火花顿时被点燃,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通过通读、研读,学生才真正体会苏轼作这首词的缘由,并比较深刻地理解了这首名篇。

有吸引力的发问要创造机会,问在学生需要处,让学生主动参与。只有当提出的问题拨动了学生心灵的琴弦,启动了学生智慧闪耀的火花塞,学生的思维才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因此,提出问题后我们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问题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知识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规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教学的艺术力是达成启发效果的杠杆。课堂上,教师要运用教学艺术力,审时度势,积极引导和有效点拨,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群体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简单容易的问题尽量让基础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回答,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较难的问题力争让基础好、性格外向的学生来探讨,并给予适当点拨与评价,培育其创新精神。同时注意语言的幽默风趣,注意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注意穿插有趣的情境与故事,尽量凸显教育的艺术,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我们的课堂自然就会起阵阵波澜。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提问只有问到了点子上,问到了该问处,才能触动学生思维的神经,进而产生大胆的想象和合理的联想,才能达到启发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