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诗意语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浸润诗意语文

施晓敏

施晓敏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应实现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型。而“生命的课堂”应是学生心灵舒展、个性张扬、情感释放的自由场地;应是学生构建、生产新知的肥田沃土;应成为师生“诗意的栖息地”。本文主要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四种实现这一转变的教学方法,旨在与同仁分享交流。

关键词:语文教学;“沉浸”;“参与”;“对话”;“创造”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是占有知识的绝对权威,课堂是知识传播的场所,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恰恰忽略了有着“授—受”关系的师生是富有生命灵动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应是鲜活的生命存在,他们的课堂生命质量应引起我们的关爱。所以,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型也应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生命的课堂”应是学生心灵舒展、个性张扬、情感释放的自由场地;应是学生构建、生产新知的肥田沃土;应成为师生“诗意的栖息地”。

一、媒体介入,让学生“沉浸”在语文中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声、色、光、电可以把我们的语文课堂装点得五彩斑斓、精彩纷呈。如运用蒙太奇的剪辑技术,一粒种子从发芽到破土而出,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只需在几秒钟时间就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千百朵白似雪、粉似霞的荷花从挨挨挤挤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勃勃生机,更可以被演示得惟妙惟肖,令学生身临其境、兴奋不已。同时《狼牙山五壮士》也因为有了电影剪辑的播放,所以在影片中闪过的一缕硝烟、一个眼神、一丝血迹等等都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心坎里刻下一道深深的痕迹,甚至一生都不会忘记!又如,在教学《春日》时,在读到“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时,教师适时播放课件,让学生看到繁花似锦的景象,就好像是将整个春天都呈现在了学生眼前,学生的情绪也立即变得激动起来并且争相朗读。与此同时,在古筝伴奏下学生动情地朗读诗歌,使得“万紫千红”这个词在学生头脑中活了起来,也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文化神韵的情境。而这一切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沉浸”在语文中。这样一来,学生的心根就有了一个生长发育的“土壤”和“环境”。

二、全息感观,让学生“参与”在语文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感性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人的感观直接与“心根”相连。比如,让学生写一篇有关环保方面的作文,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而无从下笔。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组成不同的考察小组,到工厂、街道等地现场察看、调查,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真实的有关环境污染问题的资料。其中有的学生还拿到了造纸厂排出的废水所含危害的权威测定报告;有的学生还查到了以前渭河风景宜人的历史材料,以此与现状作对比……让学生自己去看、去听、去摸、去闻,直接感受,学生就不觉得是在写作文,更觉得是在为社会做了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环境、社会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字也富有说服力、感染力。作文是学生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若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获得、对社会的感知、认识,作文练习就无异于缘木求鱼、纸上谈兵。而如果教师从作文的认识入手,开展综合性的作文活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样也会使得作文有了活水源头。

三、心灵对话,让学生“对话”在语文中

“心根”需要“心”来培。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展开心与心的对话特别重要。阅读过程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一部作品并不是独立自在地对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位读者都提供同样图景的客体,它不是一座独白式的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更像是一本现实的存在。”这就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有其解读的现实性、个别性,每个人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心理背景不一样,所以,在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个性化的阅读结果。新课标明确指出: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去年的树》一文,学生通过自己与文本交流、对话,获得了不同的感受:有的学生为小鸟和大树之间的友情所感动;有的学生为人类的环境事业担忧;还有的学生则为大树为人类的无私奉献而感动。不同的学生,与相同文本交流、对话,收获、感受却是各不相同。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过程,便是不断创生新的“自我”的过程。因为每一个“自我”,始终处于一种“未完成态”,而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吐旧纳新”、“同化顺应”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内化文本信息,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期待视野”,以情契情、以心交心,使个体精神与文本高度契合、提升自我,从而在自我中“诗意的栖居”。因为“知识的质和量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在知识中的感受、经历和体验以及如何在知识中寻找自我。

四、生产发展,让学生“创造”在语文中

“心根”是“根”,需要生长。笔者尤其注意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到课文的创造中来。“看花容易绣花难,事非亲历不知难。”只有在语言的迁移运用中,学生才能更深切地感悟到遣词造句之真义、谋篇布局之技巧、绘形摹状之韵致、表情达意之魅力。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教师通过神情言说创设表达氛围:战斗结束之后,战友们用邱少云身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上刻写了一句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伟大的战士。同学们,假如你现在亲眼目睹了他壮烈牺牲的一幕,作为他的战友,你会写怎样的碑文来纪念他呢?舒缓的音乐响起,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下自由写话。接下来的倾诉感人至深:有的说永恒的邱少云,你永远会给我们带来光明,你是我永远的偶像;有的说灵魂在烈火中铸就,形象与日月同辉;有的说邱少云的精神与我们同在、与祖国同在,永不消失、永不衰退;还有的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正气在人间……语言与精神同根互生,精神越充盈,语言就越畅达、越适切、越具有感染力。学生的妙语连珠正是对课文内容深切感悟的结晶。

总之,在倡导以“对话”为内在精神的教育现实环境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从“主体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教育越来越走向生活、走向人性。所以,焕发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课堂,也必定能成为师生课堂生活的“润诗意栖息地”。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第一铁路小学

邮政编码: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