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点缀生命色彩党海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1

回归生活,点缀生命色彩党海峰

党海峰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八一中学746000

摘要: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但是艺术又高于生活。“注意教学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促使其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是新课改给高中美术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策略来教学就成为高中美术教学新课题。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活化有效教学

高中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长时间未能够得到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的高度关注,从而使其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性原因则是美术给予人一种高层次的表象,且属于艺术学科,其教学的内容很少能够跟日常生活相联系起来。鉴于此原因,教师可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将美术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运用阐述出来,以此将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大限度激发出来,进而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美术兴趣

美术创作都来源于生活,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美术鉴赏课,就需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找到自己创作的灵感。为了使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需要认真备案,选一部最合适的艺术作品,必须准确地贴合教学内容,因为每件艺术作品的美点都是不同的,所以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在欣赏有些作品时,欣赏者必须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或历史时代,有的作品需要结合欣赏者本身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欣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审美体验的氛围。

比如,《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形象的鲜明、具体、生动的特点,美术形象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可以以罗中立的代表作《父亲》举例,这是一幅曾经获得“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的作品,画面贴近生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表现了生活在贫穷中的老农民形象,老人的嘴唇开裂、满脸皱纹,手中捧着一个破旧的碗。这样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饱经沧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乐观、向上而又坚忍不拔的老农民形象。

二、利用新型技术展开教学,帮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的生活性

很多美术作品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创作出来的内容又往往比生活高一个层次,艺术作品会把生活中最有趣的部分提炼出来。但是很多学生就看不到其中生活化的部分,教师应该借用新型技术展开教学,帮助学生还原创作的情景。很多美术作品的背景故事都是非常丰富的,有的可能是作者的一个梦境,有的则是以历史故事为背景,也有的作者喜欢利用神话故事进行创作,这些其实都是美术作品生活化的表现。

美术教材中的美术作品都是静止的,教师要想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故事,就应该给学生讲解其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一幅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的经历,借用生活化的背景,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美术作品所传达的精神。

三、整合学科知识,构建美术意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的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美术课程,不断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让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如音乐、语文等学科有机整合起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打破学科界限,不断提高学生美术学习效率。

四、多举行写生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化的美好

要想让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活化,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把生活中的美好保留在纸上,学会用美术创作来留住每个有趣的瞬间。学生平时用的最多的笔、常备的笔应该就是黑色的碳素笔了,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用碳素笔进行写生,以此加强美术创作的随机性和生活性。教师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即兴创作,不限制绘画方式和工具,只要表达的内容是“我的美术课堂”就可以。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每个学生都想与众不同,都在开发自己的想象力,都想画出不一样的作品。有的学生利用简单的彩笔,画出了很多大的彩块,看似杂乱无章,但是每个彩块之间都有很强的联系,取名为《缤纷的美术课堂》。有的学生色彩感较差,但是造型能力非常强,他以《讲课的教师》为题,画了一幅教师讲课的简笔画,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了在讲台上认真讲课的教师。美术课堂就是学生的一种生活,学生能观察到课堂上有趣的事情,并且用美术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美术生活化的一种体现。

总之,高中美术有它的独特性,教师要意识到美术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既要教授学生美术的理论知识,也要将美术教学内容和生活元素进行衔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实际的创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体验生活。这样,学生们才能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他们的美术素养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继珍略谈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6,(12)。

[2]滕余浅谈高中美术课堂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2016,(10)。

[3]向思霖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