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项目中多软件的协同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复杂项目中多软件的协同应用

杨元年1薛博文2

1.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5180662.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广东省珠海市519000

摘要:复杂设计项目中,专业间的设计交互费事,费力,并且随着工程设计的深入,累计多个版本,易于出错。采用BIM平台,整合协同。时时的模型交互就可以避免这类问题。当BIM模型延伸的施工方,业主方时,通过科学的组织,协同不同参与方,BIM将会产生极大的效率优势。

关键词:BIM技术;复杂建筑协同技术;协同技术应用

复杂工程现状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复杂的项目越来越多,复杂性体现在高度的限制,需要功率更大的机械设备辅助建设,还有复杂的功能空间,需要更多的专业设备一起配合保证建筑空间的舒适性。自入职以来,以全天候的游乐场,商业综合体设计以及BIM设计安装服务居多。复杂的游乐场工程项目设计以及后期的施工建造中,传统的临场选定和二维设计表达主导方式已经远远不适用,无法满足设计,建造管理的需求。此类建筑的营建活动必然借助BIM技术,然后在复杂的功能需求下,多家专业的公司使用各自领域专用设计工具进行设计,图纸绘制。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满足旅游建筑的高完成面效果,多功能要求?

本文以游乐建筑为例,例举笔者参与的项目,如迪士尼乐园主城堡,绍兴东方山水一期场馆,电影主题乐园黑暗骑乘系列为例。此类建筑的复杂的共同特点总结如下:

设计特点:

1,空间体量对造景有体量考虑,但是其他专业考虑不够

2,功能复杂,如特效,布景灯,控制信号,音响设备,专业行动设备,安全保护设施等。

3,需要精确定位设备安装位置,尺寸以及工法。立面完成面效果要求高。

4,设计软件多样,合模困难,核图困难

施工中面临的挑战;

1,建筑空间悬挑大,完成面要去高,误差控制极高。

2,专业安装多大数十家以上,施工组织必须科学,精细。

3,企业要求管理的效率提升。

参与公司使用不同软件例举。

从不同单位的设计任务出发,软件的选择例举:

结构专业:PKPM,takel,3D3S;

建筑专业;cad,Revit,ArchiCAD,犀牛,catia;

机电专业:cad,天正,revit;

景观造型:犀牛,3Dmax,maya;

行动设备:Inventor,catia,械制造软件;

施工管理;广联达,鲁班等。

参与方因为各自不同的立脚点参与项目的某一个或者多个分包专业。软件工具的选用是业务特点以及市场的选择,作为总包方无法指定软件,限制参与方软件的选择自由。因此作为项目总协调方就需要寻求协同的方法。

协同的基础

作为总协调方,面对不同家公司设计成果的提交,我们需要规定提交文件的格式以及原则。提交原则总结如下;

1,文件命名遵循原则;

复杂项目BIM管理是个复杂工程,管理的对象是模型,模型的制作管理受电脑硬件的支持的限制,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大小体量水平。因此复杂项目必须做模型的拆分原则,对应的文件名称必须做统一个规定。参与方应根据规则命名各自的文件,从文件名称能快速检索出专业,位置等信息。

2,文件的格式以及转化。

提交文件有能力必须是三维文件,无此能力需要做专门的二维向三维模型的制作转换。BIM技术最基础的是模型的建立,数据添加以及管理是基于模型。作为国际三维通用的交互式格式IFC,其兼容性并不是很好,只能将它视为不可编辑的面域参照,即便如此,参照模型已经给出了准确的设计体量控制面。BIM技术平台管理最注重的是数据。因此将revit不可以直接建立的复杂构建可以通过格式转化为族,对族添加管理技术信息。将其他专业文件作为单元整体考虑。如果revit可以建立,尽可能不用这种方法转化。因此兼容性不是很好的其他软件,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转化为参照的族,整体标注信息,参照设计信息。

3,遵守空间定位

不同单位参与进来,提交的成果为图纸。图纸本身是对工程设计等的表达,定位依据轴网表达。逻辑关系是专业人员的抽象生产。因此图纸逻辑的关联性对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在以BIM为平台的设计方法中,通过电子模型客观的模拟工程事实。整个项目模型是统一的,连贯的。虽有分拆,但一定可以方便的组合在一起查看,管理。因此要求参与方无论是采用哪种的工具制作模型,统一遵循空间轴网定位关系,遵循工程约定定位点和软件原点地统一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只有在空间定位准确,才能将不同专业,多家参与方不同范围的模型高效的整合在一起。

4,设计中的互相参照

在设计中借助模型精细化完成面,多专业协同。协同的目的是为了在可能的确定的条件下,为其他的专业提供设计依据。在整合的平台上不要求都可以在平台中修改,但是尽可能做到在整合的平台中做快速的编辑修改。在确定的条件反馈给其他专业,其他专业按照体验的要求配合不同的特效设计,反馈给平台。当平台收到反馈,不同专业在空间的布局必然会有很多矛盾,协调方根据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协调矛盾方商议在修改。也在反馈中修正预留条件是否满足,如此过程互相验证修正,直至权衡取得满意的效果。借助BIM平台的做设计,出发点为协同设计,建议此阶段专注解决效果,功能,设备安装问题,其他的问题在深化过程中解决。交互参照的过程注重模型设计尺度的表达,模型交互体现模型整合的完整性,交互过程注重三维格式设计完整性。

乐园类的建筑完成面要求很高,在施工前,往往需要深化艺术构建,大多采用模拟定制,搭接装饰完成面。模型在设计完成面效果的基础上,需要构件的深化以及细化设计。设备安装的节点往往对构件产生空洞,剪裁等的需求。此处就需要BIM技术模拟构件拼装组合,如果为GRC等构件在构件加工中需要预留条件。以便满足艺术震撼的效果。

5,精确的定位

协同不仅可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对于控制施工的质量也意义重大。传统施工中,测量以轴线为基准,土建完成后以土建完成面为参照。施工中误差在所难免,设备安装现场定的现象更是频频出现。误差对于成品定做的装饰构安装工程影响较大。在集成协同后的模型中,通过合理的选择基点和测量点,模型中所有的空间坐标数据,尺寸数据可以实时的读取。施工偏差的测量方式将发生质的改变,依据陀螺仪,扫描仪等现代测量仪器,设置好定位点,其余测点就可以随意读取三维坐标值,不需要再此手工测量。读取测量点数据与设计模型相对照,数值间有差明显可辨别。合理的运用三维坐标定位技术,施工的测量效率提高,完成面的空间位置检测效率也将提高。

不足之处

每种工具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同专业的选择注重的是工具的长处,在以BIM为平台整合协同的工作中,效率的提高,质量的保证,种种优点显而易见。然而不足之处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首先,对BIM工程师技术素养要求高,高效的整合来源于模型的拆分原则,原则的制定,基点问题的协同,不同软件间基点间的换算,转换需要使用者,管理者具备较高的技术素养。其次,软件在协同中,毕竟会丢失一些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或者回到原软件获取,或者在支持的软件重新构筑。存在返工问题。再次,总协调方要有话语权,才能将协同顺利的推动各个配合单位。

中国建筑行业发展已经形成了行业本身的惯性,BIM技术新概念的切入需要时间,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实践之后,BIM的价值和趋势已经得到了全行业的认可,现阶段要付诸行动,深入运用BIM技术为企业带到效益。每年,行业内都会有很多论坛,每个单位都从自己的角度来阐述BIM的价值,但从笔者的角度来看,BIM真正的价值在于信息的运用,整个行业的上下游之问需要转换合作思路,比如业主如果想采用BIM做项目,要相应在前期给出时间,否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会因为赶工期而做了“假”的BIM,这会给后续的BIM管理带来很多麻烦,长期下去,BIM的价值始终停留在技术应用上,而无法真正上升到信息管理的层面,无法全面的发挥其价值。

结语

综上论述,不难看出,在面对复杂的工程设计中,以BIM技术为平台,整合不同专业设计模型,通过模型的交互来协调复杂的工程设计问题,不失为较好的方法。应用主体软件集成多个专业,多家专业公司的设计模型,在revit在剖切下快速生成需要的剖面,立面。将抽象图纸可视化,繁琐的拍图协同为模型可视。通过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设计中多专业文件交互的效率,又提高了设计质量,保证了乐园类视觉效果的高要求,复杂功能的需求的设备配合,规避了空间不同专业的抢占,重叠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勇(1979-),男,博士,主要从事BIM,IFC中,智能cad技术研究;张建平(不详)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版,第3期。76-81页

{2}赵雪峰(),男,博士,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BIM技术在中国尊基础工程中的应用,施工技术,2015年3月下,第6期,49-53页。

{3}欧特克官方软件说明文本,Autodesk,Inc.,

作者简介

1.杨元年(1987-04-16),男,汉族,籍贯:陕西,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BIM技术在设计,施工领域的应用。

2.薛博文(1990-05-05),男,汉族,籍贯:江苏徐州,学历:大学专科,研究方向:建筑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