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少教多学”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探究

钟珏

钟珏来宾市第七中学541600

摘要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的提问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梯度,又要适度及趣味性和适量,又要注重知识点之间以及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学生的差异性。?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初中语文?问题设计层次性重难点趣味性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个关键。它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因此,在“少教多学”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堂质量问题就显得极为突出,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抓好现代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这一教学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本人一边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在摸索中前行,探究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些做法。?

第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人们认识问题往往是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的。因此,设计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问题设计的难度时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定,必须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发展和能力的提升。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对答如流,这样的问题不如不问,问了也是在浪费时间。如:七年级上册莫怀戚的《散步》,课堂上有老师问:散步的人有哪几个?散步在那个季节?地点在哪?这几个问题就是问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都能不假思索地做出准确回答,更何况是初一学生呢?所以,这样问题问没有任何思考价值,不仅无助于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且会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反之,设计问题的难度要是超过学生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同样也是无效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让学生思考“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内容上是什么关系?”这类问题问的范围过大、过深、过难,虽然学生也花了时间去思考,去探究,却不知从何答起。最后只好老师自己回答。这种问题,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学两方面无益。因此,把学生难倒的问题也是无效的。我们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的度。

第二,问题设计应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对同一篇课文的阅读可以是多角度的,但课堂教学对时空有着严格的规定性。教师如果想引导学生面面俱到地阅读,其结果将处处不到。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要避免烦琐化,应突出重难点。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我之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此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则为讲明之。”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重点、学生的难点来提问。一个关键问题的提出往往会成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跳板”,而这个问题就要求直中靶心。首先,扣住重点。抓住了重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其次,抓住难点。所谓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更要讲究方法,化难为易。

突破文章的重难点,要求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统筹全局,深入研究教材,做到胸有成竹,在每一篇课文教学中要确立整体观下的重点突破目标,选择最佳的“切入口”,以点带面、化繁为简,让学生在互动的学习空间中养成整体把握的能力。

第三,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趣、有味。有趣,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有味,才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内容精湛,值得品味。刘国正说:“有味课堂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中,为避免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杜绝学生索然无味的假讨论、假交流,教师精心设计有趣的问题很重要,也很必要。那么如何利用问题的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教学中,可以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提问,也可以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提问,还可以结合夸张的情境提问等等。

第四,问题的设计量要适当。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复存在。遗憾的是,却出现了一种“满堂问”式的教学模式了。表面看上去,学生似乎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的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是一种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阅读对话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学生的地位从被“填”的鸭子变成了被“牵”的牛。因此笔者思考了一些优秀教师的做法,认为课堂问题的数量要适度,教师对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应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提问的随意性。课堂设计问题尽量做到少而精。“少”就是可思考可不思考的问题尽量不问,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精”就是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引发学生思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升思想方法的问题。只有“少而精”,问题才有一定的开放度,才能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才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的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反复推敲,做到精益求精。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得好,设计得巧,不仅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而且激活了课堂,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省时省力,经济高效,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做到了学习、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实现真正的“少教多学”。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2]《“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有效教学策略》(《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4期)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

[4]《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与”少”》,王泽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