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浅析

徐元新

徐元新

(新疆库车县第二中学,新疆库车842000)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习题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习题课要注意培养、训练“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对“方法与过程”的训练,加强学生对物理情景、过程的分析、解题规律的总结,要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要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训练。怎么才能上好习题课?

关键词:习题课教学;探究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在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中,物理习题课、习题评讲课仍是物理教学中运用最多,同时也是广大师生历来重视的课型。如何在习题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摆在广大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课题。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本文从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作用出发,探究了习题选编的基本原则和习题教学的基本策略。高中物理习题课在物理教学中有什么用呢?它有着怎样的地位呢?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巩固,习题课有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学科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学生一听就懂、一讲就会,但一做就错,甚至根本不会。要想让学生对物理的概念、规律有更深入的理解有一定量的物理习题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深入的理解和衍生。学生在物理新课上一般只能初步掌握所学的概念和规律,但是对它们的理解往往只是肤浅的、表面的。要通过对适量的实际的物理习题的分析,学生才能从不同方面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巩固与加深所学知识。物理习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做物理习题是考验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起点。物理定律和公式是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的数学表达示,学生完成物理习题的过程,就是要将学习的物理定律、公式使用到具体的实际情况中,这样理论就能指导实际了,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

物理习题是教学成效反映的主要方式。教师靠课堂教学上的一般观察和普通的提问,还不能深入了解学生对概念、规律的学习状况,需要根据学生解决题目的情况来反馈教学效果,精确的找出学生在认识中出现的死结,以对病开药,及时采取必要的方法,进行教学补牢,从而为下一步教学任务扫除障碍。

物理习题教学,能让学生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它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教学内容,是整个物理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深化、知识活用,培养学生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理论和实际相连结的纽带,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渠道。物理习题课按教学的情景与目标的不同,大致可分成下述三类:一是在新概念、新规律建立时,为正确熟练新内容的内涵、条件、范围及基础的应用方法而开设了习题课(不一定单独进行,往往是与讲授课结合在一起)可称为形成性习题课。如“惯性定律”的教学,在先容惯性定律后马上进行例题示范及习题练习等。第二类习题课是一个教学小节完成后,对于在该教学小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认识中的不正确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设的,带有进步性质的习题课。可称为小结性习题课。第三类习题课是在学习完一些在全部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有着重要位置的知识或是对物理思维的构建和对以后的知识有着重要作用而难度比较大的内容之后,为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及减少学习阻力、进行某项物理能力与方法的应用水准而开立的习题课,可以叫做专题复习习题课。如“应用运动学公式解题”、“受力分析物理题目”等。习题课的以往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往往讲解得自己陶醉,学生在下面学的昏昏欲睡。教师采用“我全包”的方法讲课,课后又采用了“往死里做的战术”,让学生非常累的应付着,几乎没有了学习的快乐与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要求下,高考出题由以往的知识立意变化为能力立意,进一步观注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考察。因此,很多老师在习题教学中十分注重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可是,又变成了将“能力”改变成“方法”的怪像。叫学生强行记住一些“类型”和相应的解题方式,之后经过大量的做题就能达到“见题生法”的效果。在习题教学上少了必要的探究性、开放性,更少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实际的课堂教学证明,教师主讲、学生听还是习题课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老师的要求是比较低的,只要老师有较好的专业能力,做过很多的题目,就能够很自如的使用这样的方法。所以呢,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方法。完全能够花较少的时间就能完成很多的题目,所以这样的方法也是我们大多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教师讲,学生听,就是一个人的课堂。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了,师生关系完全变成了学生被动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各种交流就缺少了,教师成为知识信息的唯一来源,一节课下来,来自教师的信息强行交给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物理知识学习也就丢掉了它的趣味性,教授给学生的是一成不变的解题步骤和乏味的一堆公式;在这样的环境下,除了作一些笔记和记住,学生也就没有其它的事可做了。

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出习题时应当选择有实际的物理素材为根据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习题的选择和设计时不但要注意培养、训练“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对“方法与过程”的训练,加强学生对物理情景、过程的分析、解题规律的总结,要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要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训练。课本中的课后练习都是比较经典的和精细挑选的,它要求比较低,针对大部分的学生,但对于学生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现有教材中的习题要用好,教师要让学生把这些知识吃透,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效的掌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科学合理的习题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的任务得以具体化,教学的起点得以准确化,便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安排,在教学实施中有的放矢,从而加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在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中,教师只要认真地设计以上几个环节,同时按设计的环节认真地加以实施,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