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历史课堂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张敏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张敏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育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历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顺应当前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是我们每一个历史老师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兴趣;存疑;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6.20【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66-02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往未来的道路不是我们沿着别人的指引走出来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现在学生在对新知的渴求探索方面的思维越来越具有典型性依赖,缺乏应有创新思维。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积极承担起改变以往一味为学生“指引”、“规定”未来的责任,启迪学生心智,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挖掘、培养学生潜在的创造性的思维力。让学生在老师所提供的历史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感悟与顿悟的境界。

那么,历史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呢?下面笔者仅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

在日常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儿童跨进校门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传统的教育观认为,老师是知识给予的源泉,学生学习能够拥有一杯水的前提是老师自己必须先拥有一桶水。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要给学生的不再仅仅是一杯水,而应是长流水。这就要求我们借助各种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方式,通过阅读各种刊物以及上网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地学习业务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并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依据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和考试测评工作,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新理念。

二、兴趣与疑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前导,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托尔斯泰说:“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好学。”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找到学生求知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的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有目的地创设情境,既能引起不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如:高中历史必修一中《马关条约》的教学,课本叙述了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受课本近乎结论化陈述的影响,同学们会立即会得出李鸿章是卖国贼的结论,因为该条约的签订者是李鸿章。为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我作了以下引导:《马关条约》的签订,罪归李鸿章。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一石击起千重浪,同学们纷纷发表对此问题的不同看法:A李鸿章是该条约的签订者,负有直接责任,但不必负主要责任,主要责任应由清政府负担;B李鸿章完全不必负担责任,因为弱国无外交,签订该条约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甲午战败的结果,假如不是李鸿去签订,换另外一个人去,该条约还是会签订的;C李鸿章负有较大责任,因为他在谈判过程中,妥协退让,没有也不敢进行有理有节斗争,把条约对我国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我对同学们富有创意的见解大加赞赏,并组织同学就如何看待李鸿章与《马关条约》的签订展开辩论。辩论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针对同学们提出的不同观点,立足自己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有节,不轻率下结论。通过辩论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逻辑性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积极思考与激烈争辩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历史的境况和氛围,体会历史人物的心态和想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求异思维的教学氛围中,得到了积极的训练和显著的提高。

三、探究解决疑问,是促进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留有疑问,是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重要特征之一。学无止境,要进入更高的知识殿堂,就必须常常留有疑问,来保持浓厚的兴趣。要指出的是,这种保留的疑问,是有着整体联系的显著特点的,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在高中历史必修一《五四风雷》的教学内容中,有学生提出:“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销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样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不是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吗?为什么却说是反帝反封建取得了初步胜利呢?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学生暂时还不明白“五四运动的胜利”和“反帝反封建的胜利”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可以留有疑问。等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内容时,课本上明确指出:“从此中国结束了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这时候再带领学生回忆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与前面“五四风雷”的“初步胜利”呼应起来,不但可以将这一问题圆满解决,还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机联系起来。

四、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

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先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美国著名的创造力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中学历史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历史教学中,老师要借助多种史学观点的延伸性介绍,更好地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围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结合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对各种历史问题的多元化认识,为培养学生独创和批判的观点,流畅而灵活的思维搭建有效平台。处理材料、阐释材料的能力与发散思维有密切的关联,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能使我们的思维向多维的方向发展。譬如“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在充分考虑港澳台现状的基础上,从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此制度强调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求异变通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使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二是能够敢于打破原有的完美结构。在教学法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根据问题创设动态的析出点,不断联想扩散,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颖方向。

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补充必要的史实,适当丰富教材内容,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有目的、有阶段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各项能力,从而能够准确理解运用概念,合理分析推理,正确认识判断,逐步具备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较为含蓄的问题,有争论的、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引导全体学生通过组织讨论、启发诱导等手段,使学生思维过程合理化,用历史上一些具有想象力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在讲“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我重点交代当时林彪选为党的副主席,并且党章已经明确了他将是毛泽东的接班人。巧设疑点,按照逻辑推理,学生自然产生既然是毛泽东的法定接班人,林彪为什么还要迫不及待地‘抢班’夺权呢?适时引导学生探索原因、主动认识历史背景。这种提问的质量较高,有利于开启思维机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以上是本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我充分认识到: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已任,历史教学要勇于站在时代的前列,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能为“科教兴国”做出贡献,才能培养出一批有创造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傅道春、齐晓东,《新课程深红教学技能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谭曙明、阳仁宇,《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

4、刘晓镛,《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素质》教育探索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