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郑健健

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37

摘要:特色小镇主要是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不断推进产业创新升级、环境生态绿色的功能载体平台。特色小镇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制镇,也不是单纯的旅游景区,强调以特色产业为基础。打造特色小镇,不仅可以让小镇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提高小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从而促使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特色小镇;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作用

1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

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借助特色小镇建设的东风,原有特色产业的小镇就可以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竞争力,同时原来没有形成特色产业的小镇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则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特色小镇不仅具有提供旅游服务及相关产品的功能,还具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独特功能,即特色小镇优越的生活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更容易跨界融合产生新兴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融合发展既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有“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正是具有了这些新兴的产业,特色小镇才能持续确立竞争优势,也才能够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现有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主要分为“消费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两大类。消费服务型特色小镇以生活服务、健康服务为主导,构建流程标准化、企业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个人和家庭,创造出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新产品或新服务。生产服务型特色小镇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面向企业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服务、辐射一定区域范围和市场范围。由于特色小镇与乡村联系紧密,在地理空间上一体化,在经济关系上资源互补,在产业链上相互协作。所以,特色小镇能够成为当前带动乡村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城镇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1.2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带动一大批村镇的经济发展和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并为许多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他们的收入,从而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同时也促进农民思想意识转变:无论是小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还是旅游业的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必定使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受到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不断认识新事物,接收到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多,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思想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利于素质的提高和一些落后行为方式的改正。

1.3有利于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优秀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古代建筑遗迹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这些财富很多都位于农村地区,有的地方位置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就可以加强对这些地区文物古迹的保护、修复、开发和宣传,弘扬优秀文化,传播优秀思想;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特色小镇强调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所必备的,这就要求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小镇规划要与地形地貌有机结合,融入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彰显优美的山水格局和高低错落的天际线。因此,特色小镇对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政策建议

2.1尊重发展规律,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保持战略耐心

无疑,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比较优势的发展是有条件的,特色小镇的定位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地方,它的建设和培育也往往是一个较长时期的积累过程,因此必须要保持耐心和定力,按照客观规律推动特色小镇发展。应落实省级政府责任,对本省各县、市特色小镇的发展保持密切关注和监控,出现问题及时规范纠偏,对实施方案、创建数量和配套政策实施动态调整和优化。不再设立市级或县级特色小镇,避免创建压力层层向下传导。同时,优化调整特色小镇考核指标体系,适度拉长监测考核周期,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把特色小镇的运营效率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2.2高质量编制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总体规划是特色小镇建设的蓝图和指引,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应该积极引入高水平规划团队,创新规划理念和编制方法,编制出既能突出当地产业特色,又能体现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特色,既传承小镇传统文脉,又具现代文明感的整体规划,避免千镇一面、丧失特色。在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面,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布局,做到和谐共生。同时,不但要考虑近期需要,也要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所以要将特色小镇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纳入规划体系,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突出绿色发展,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生态空间管控,形成绿色发展布局,将提高环境质量作为特色小镇建设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

2.3把特色小镇建设当作深化改革的重要试验田

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除了要依靠各个地区在地理环境、资源和人文方面的比较优势和政策资源,还要靠制度优势。因此,在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精简合并管理部门、减少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率,将特色小镇打造为改革的“小特区”。以服务企业为目标导向,加快企业注册便利化改革,积极尝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为企业发展降低制度成本,创造更加便利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4科学评估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选择

主导产业的选择事关特色小镇发展成败,完全靠政府或企业来选择都存在一定风险。在总体规划阶段就引入产业评估力量,借助第三方力量充分研究各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环境、区位特点、社会经济基础,分析和比较相关产业的适宜性和发展潜力,为产业选择的科学决断提供依据。需要注意的是,特色小镇产业方向的合理选择不仅取决于当地的区情,更关键的是找到比较优势。为此,要善于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来科学评估本地产业和拟引入产业在国际、国内和区域的地位,锁定具有比较优势的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辅助政府的产业定位决策及入镇企业选择。对处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特色小镇,必须要按照主体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要求,在严守产业类型和规模、用地红线的前提下,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减少特色小镇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结束语

总而言之,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为核心,推进产业创新升级、生活宜居便捷、环境生态绿色的功能载体平台。特色小镇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制镇,也不是单纯的旅游景区,强调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体现产业、旅游、文化、居住四大功能于一体。打造特色小镇,不仅可以让小镇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提高小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从而促使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树鹏.发展特色小镇提升人民幸福感[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3):116.

[2]黎何峥.农业电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初探[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8(02):37-39.

[3]刘海健.乡村振兴战略与苏北特色小镇的产业融合[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7,26(06):38-42.

[4]文朴.以特色小镇振兴历史经典文化产业[N].中国改革报,2016-06-1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