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谈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陆偕虎

陆偕虎(广西桂平市西山中学校537100)

在常规教育教学,一个班集体是由尖子生、中等生、后进生组成的,而在传统上学校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考试成绩。所以大多数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升学率,往往对尖子生开小灶、着重培养。对中等生也在挖掘、突破。而对后进生缺少尊重与关怀,冷嘲热讽,横加指责。我认为这样做很不好。放纵后进生会导致其思想低迷,精神颓废,荒废学业,失去求知的信心,并且影响班级的学习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情绪,给班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我觉得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多想办法,尽最大努力转化后进生,多关爱后进生,在思想上多关心引导,在学习上加强指导,多鼓励,多管理,促进后进生在思想上和学习上尽快转变。尤其是在21世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今天,在提倡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每个孩子的明天的今天,重视后进生,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显得更为重要。

那么,怎样去培养教育他们?实现对他们的转化呢?我认为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根据我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我发现后进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1、“恐惧”心理。这些学生因平时好动、捣蛋,毛病多,所以做事谨慎,顾虑多,思想包袱重,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害怕在公开场合下被老师批评,时刻警惕老师和学校。

2、“自卑”心理。表现自暴自弃,学习缺乏信心,缺乏动力。他们总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少关心,多批评,所有的荣誉与自己无缘,处处觉得低人一等,做事不求上进,也不敢与同学相处,不敢与老师讲话。

3、“应付”心理。他们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坐在教室。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按时完成,纪律散漫。无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也不端正,把迟到、早退当家常便饭。学习和考试都是应付式。以为上学是给老师和父母上。

4、“逆反”心理。他们对集体漠不关心。情绪上消极,行动上对立,在课堂上自以为是,经常与班干、老师顶撞、吵架,大发牢骚,还经常对尖子生讽刺、挖苦、打击,一点也不合群。

5、“厌学”心理。他们在学习上是学习的奴隶,老师喂一口吃一口,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整天无所事事,一看到书就头疼,就眼困,老想逃学,弄不好他们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所以转化好差生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了解了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那么我们在转化中就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运用教育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原则和方法,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1、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热爱和关心学生应视为教育工作者的天职。爱差的学生比爱好的学生难,难亦要培养,自己对他们产生爱的情感,这就要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知晓他们的爱好,熟悉他们的性格特点,对他们要信任、理解,与他们交往要敞开胸怀、平等、坦诚相见。对他们学习指导,生活关怀,使他们真正把你当朋友。那他们紧闭的心扉就会对你敞开,就会依赖你,他们的学习也会走向进步。

2、对后进生,我们老师要善于采用扬长避短的方法。要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发现其闪光点。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某个学生一门功课差,未必门门功课差,就算门门功课差,实践能力不一定差。一个学生不能彻底的差,总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潜能。因此教师要去掉有色眼镜,以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他们。以为这一部分的后进生,大部分的智力并不差,是我们的有色眼镜让他们变了形,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如果我们的老师能热情的关怀,循循善诱,他们的学习成绩是可以好起来的。

3、对后进生,重在启发觉悟,拨动心弦。不是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而是亲近他们,团结他们,鼓励他们前进。班主任应该立足于满腔热情与关怀,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与对立情绪,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闪光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这对于后进生来说尤为重要。某校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一语文老师在教《太阳》一课时,有个学生问道:“老师说‘太阳离我们三万万里远’,这里的‘万万’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听了都笑了,有的还嘀咕:“万万就是一亿呗,这还不懂,真笨。”那个提问的学生十分尴尬地坐了下去,低下了头。老师意识到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挫伤,于是停下课,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万万就是一亿,那我为什么不说‘三亿里远’而说‘三万万里远’呢?”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一个学生回答:“老师用‘万万’这个词是有目的的,一是朗朗上口,二是表达感情色彩强烈。给人格外远的感觉。”老师表扬了这个同学,同时抓住时机,接着问:“大家想想,这个有意义的问题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学生用羡慕的眼光去看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而那个学生也高兴的抬起了头。由此可见,那个语文老师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挖掘了他们的积极因素,使后进生树立起了自信心。

4、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就得培养好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的作业,考试,如果我们能针对后进生水平,另出一些较简单的题目给他们考,让他们尝到甜头,兴趣就会大增,就克服了自卑感和应付心理,智慧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高一时,我班有5位男同学,每逢上数学课都是想睡觉,听不入课,考试也屡次不及格。甚至20-30分,后来到了高二上册的一次考试,我另出一份比较简单的试卷单独给他们做,这回神了,他们每个同学都超过了70分,有一位同学还得了98分,当时发回试卷他们得意的神态我还记得很清楚,他们高兴极了,都对我说:“老师我们也能考好。”从那次以后,他们上数学课的精神一举反常,很认真,很专注,课间还不耻下问呢!逐渐他们的成绩赶上来了,一直保持到高三现在。我也一直对他们激励,鼓舞着,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一旦让后进生的兴趣、特长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挥,进而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实现了自我肯定,他们就会进步。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班主任要付出爱心,掌握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和风细雨,精心管理引导,才能收到润物无声的理想效果。同时,转化后进生工作又是一项长期浩繁而又重要、必要的工程。为了我们祖国的未来,作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一定要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把这一工程做得更好、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