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创新,力在求“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作文创新,力在求“真”

杜同丰

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张家坊中学266728

记叙文的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当前,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一是因为学生内容空虚,无物可写;二是因为缺乏兴趣。在初中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我突出了一个“真”字,即突出了对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充满真情实感呢?我认为,主要是让学生真切地去感受,艺术地去表现。

一、真切的感受源于仔细的观察

“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没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真情实感就无从谈起。”著名台湾作家三毛白天从海边捡来一块小石头,晚上在家里静坐观察,一直到深夜,小石头“活”了,会说话了,便欣然命笔。这个例子恰恰说明了观察时的认真和耐性,同时也暗含了作者的联想和苦思。只有展开观察这个触角,才能得到真情的感悟。

为了使学生得到真情实感,我让学生走出了教室,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老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去寻找春天的颜色,让学生们闭上眼去嗅春天的味道,听春天的声音,去感受春天的惬意,然后让同学们谈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除了集体活动之外,我还让学生养成平日观察的习惯,观察校园,观察社会;观察同学,观察亲属……有一次,我布置这样一个星期天作业——“妈妈……(下地或下班)回来了”。要求是根据自己的亲身观察,运用两种以上的描写方法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周一回来后,我让同学们就这一内容进行朗读比赛。其中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

“今天是周六,我放学一回到家,发现外门关闭,妈妈哪里去了呢?邻居的张大婶说妈妈下地干活去了。我便放下书包,径直向村西的麦地走去。

这时候夕阳已经快落山了,下地干活的人们开始陆续回家了,路旁的树木在西北风中只吱吱叫着,我这时才觉得有点凉意……

我忽然看见前面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矮矮的个子,单薄的身体。是妈妈?是的,没错!我急忙快步赶上去。只见她身穿一件灰色的上衣,已经被汗水浸湿过,青色的裤子皱巴巴的,布满了尘土。满脸的皱纹里也夹着灰尘,枯黄的头发就像路边的枯草在风中飘抖着。她肩上的锄头仿佛很重很重,迈着艰难的脚步蹒跚地走来……

我的鼻子一阵酸,眼睛湿润了,跑上去,一手接过妈妈肩上的锄头,一手扶着妈妈单薄的身体……”

如果不是细致的观察,就不可能有如此生动的描写,也就没有如此真实的情感。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形成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人物真实了,情景真实了,真情实感也就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二、真切的感受需要艺术的表现

除了认真地观察之外,在学生的作文指导中,我还因势利导,力求使学生的记叙文突出地表现出真情实感,使文章真正的“以情动人”。

1.酝酿那种真切的感受。过去有很多同学,害怕写作文,一到作文课就头痛。这一方面源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肚中无物,没有那种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就是把作文当成一种被动的任务,没有感情投资。在平日的作文指导中,我就要求学生要舍得感情投资,你想感动读者,就必须首先感动自己。例如:要写“我的妈妈”,在动笔之前,就应当多去想一想妈妈平日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只有这样,才能酝酿出你对妈妈的感激和理解之情,而只有带着这样的一种情绪去命笔,才能将你对妈妈的理解和感激之情洋溢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从而突出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仅举这么一例,其他“我的老师”“我的同学”“难忘的一件事”“快乐的星期天”……无论是写人的,还是记事的,只要是记叙文,都应培养学生结合中心思想酝酿自己的感情,使自己的喜怒哀乐溢于文表,以达到“以情动人”。

2.开头突出情感渲染。过去有很多同学在记叙文开头时,带高帽,绕大弯;很繁琐,不自然。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让人一看就没了胃口。我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开头就注意真情实感的流露。

(1)简洁开头,自然,深情。力求使文章一开始就渲染出一种气氛,吸引读者,从而感染读者,打动读者。朱自清先生《背影》的开头就非常典范:“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最不能使我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短短的24字,既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又点明了题目,自然地引起了回忆。

(2)开门见山,情景入题。在记叙文开头时,如果开门见山,用一种现代进行时态,就能使读者感到事情正在进行之中,深深地吸引读者。还有的同学运用环境描写开头,一开始就向读者展示一幅情景,情景入题,更能增强真情实感,具有感染力。有一个同学曾经在《我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的开头这样写道:

“放学了,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今天,天特别的阴,铅色的云,浓浓的,低低的,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路边的小树光秃秃的,在凛冽的寒风中吱吱地叫着……今天,我的心情也比这天气好不了多少,因为今天我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这样,通过一段环境描写,衬托出自己的灰色的心情,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氛围,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读者。自然地引起对事情的叙述。

当然,对真情实感的艺术表现绝不仅限于以上这两个方面,无论在语言的生动,细节的描写,线索的串联,情景的点缀等方面都可以表现出文章的真情实感来。文无定法,对学生的写作不可过多地干涉,以免影响了学生的能力的发挥。只有潜移默化地在作文指导中灌输一种求“真”的思想,求“实”的意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实施“以情动人”的记叙文要旨,才能使学生真切地充分地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