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外周调节性T细胞变化与神经功能损伤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脑卒中患者外周调节性T细胞变化与神经功能损伤关系

陈飞林罗盈谭昌时张建文

陈飞林罗盈谭昌时张建文

(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外周调节性T细胞变化与神经功能损伤的相互关系。方法:招募55脑卒中患者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变化并使用NIHSS评分表来评价其治疗后的康复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NIHSS评分高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达要明显高于NIHSS评分低组(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表达可以作为监测脑卒中神经损伤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脑卒中;调节性T细胞;神经功能损伤

【中图分类号】R3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136-02

本研究主要通过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变化并与脑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作为病情进展的指标的可能性。

1资料与方法

1.1人群招募:55入院脑卒中患者被招募作为研究对象。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为《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1.2资料收集:包括患者既往病史、本次入院的发病情况。入院未治疗前收集外周血5ml,治疗10天后收集外周血5ml。并在第10天对治疗后的脑卒中病人进行NIHSS评分来评价其神经损伤。

1.3研究方法:收集的外周血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Sigma公司,美国)分离出淋巴细胞,使用CD4-PE和CD25-FITC(eBioscience公司,美国)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调节性T细胞进行分析,CD4+CD25+细胞定义为调节性T细胞。所有操作均按照说明书进行。简要步骤如下,分别取5?l单克隆抗体CD4-PE和20?l单克隆抗体CD25-FITC加入到,100?l的淋巴细胞混匀液中,孵育30分钟后使用流式细胞仪(Beckman公司,美国)进行检测。

1.4统计学处理: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资料的统计都采用Grapher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人群的一般特征分析脑卒中患者的平均年龄及标准差为:43.5±12.31(年),治疗后NIHSS平均得分为12.32±4.95.

2.2脑卒中治疗前和治疗后调节性T细胞的比较NIHSS评分低(<15)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后CD4+%(占淋巴细胞)要明显高于治疗后(P=0.0023),CD4+CD25+细胞(占CD4+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后(P<0.001);NIHSS评分高组(≥15)脑卒中患者治疗后CD4+%(占淋巴细胞)和CD4+CD25+细胞亚群(占CD4+细胞)没有明显改变。提示治疗CD4+CD25+细胞在前脑卒中患者的外周免疫处于抑制性作用,有效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这种抑制作用,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图1NIHSS评分低(<15)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细胞表达比较。

A.治疗前后CD4+细胞比较;B治疗前后CD4+CD25+细胞比较。

图1NIHSS评分高(≥15)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细胞表达比较。

A.治疗前后CD4+细胞比较;B治疗前后CD4+CD25+细胞比较。

3讨论

免疫细胞在脑卒中进展期免疫防御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未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辅助性T细胞(CD4+)要明显低于治疗有效组,并且和治疗无效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与以有报道一致。提示在脑卒中进展期外周的辅助性T细胞在脑卒中的起重要作用。

调节性T细胞属辅助性T细胞一个亚群,在体内主要起免疫抑制作用,防止体内免疫过强损伤到自身组织。本研究主要了解免疫抑制细胞Treg在脑卒中的变化情况及这种变化与脑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细胞的表达与NIHSS评分存在正相关,并且NIHSS评分低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后CD4+CD25+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后;NIHSS评分高组脑卒中患者CD4+CD25+细胞亚群没有明显改变。提示进展期脑卒中患者的外周免疫处于抑制性作用。这与已报到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要低于正常人群一致[3],可能也是脑卒中进展期外周的免疫能力低下诱发各种感染[4]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脑卒中进展期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增高可能与是急性脑卒中病情恶有关,有效的治疗可以缓解免疫抑制状态,降低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因此动态监测调节性T细胞对脑卒中病情进展及预后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邸宁宁.缺血性脑卒中的OCSP分型与NIHSS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预后之间相关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0

[2]钟晓南.脑卒中的免疫机制进展[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

[3]张晓红,钟文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的变化[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77-7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