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体跨领域协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艺体跨领域协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孔金红

孔金红甘肃省金川集团公司第六小学737100

摘要协同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对传统单一学科教师教学方式的革新,它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艺体跨领域协同教学的实践中,协同教学的运行情况如何,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有效的解决,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中心问题。

关键词艺体课程协同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什么是艺体协同教学

艺体课程在这里特指音乐、美术、体育三门单科课程的总称。艺体跨领域协同教学是指在原有的音乐、美术、体育单科课程的基础上,构建起的融美术、音乐、体育为一体,以学科知识整合发展为目标,以其具有的内在关联统整为特征,旨在消除各类知识间的界限,促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和全息观念,养成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

二、艺体协同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协同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教师,研究的行为是教学,研究的范围是六年制小学的音乐、体育、美术课程。跨领域协同教学,即由来自音体美三个学科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设计、共同讲授。对学生而言,跨学科协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将所学到的分散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在一门课程中接受不同学科教师的影响,促使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来思考问题,并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教师的知识权威性;对教师而言,它能够促使团队的教师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运用等多个方面,互相支持、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多学科教师的合作还能够促使跨学科学习的深入,拓宽教师的知识构架。特别有价值的是,协同教学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并通过向学生展示对话和合作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的意识,习得合作的技能。

三、具体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一)小学音乐协同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音乐是一门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声音为手段,塑造出音乐形象,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性格、思想、情操乃至人格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达到育人于无声的教育效果,是提高小学生感知能力的强有力的手段。

【问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小学音乐在进行协同教学时所面临的困惑有:

l、协同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内容缺乏准确的定位。未能充分挖掘音乐教育的功能,未认识到音乐教学的特殊性与艺术性,而是将小学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简单地结合,从而淡化甚至抹杀了音乐的艺术特征,不符合音乐教学的根本宗旨,偏离了音乐艺术的教学目的。

2、协同过程中忽视了音乐的艺术性。这主要表现在错误的把音乐学习当作手段,而把音乐的辅德益智功能当成了目的。教师对于教材中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以及音乐兴趣与音乐能力拓展的内在联系理解不足,往往把音乐课上成了“花样娱乐”课,忽视了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忽略了音乐性才是其它学科拓展所依附的根本。

【对策】:

1、教师要更新观念,多学习、多读书,对于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各种教学方法应当进行大胆的尝试,并且要加深与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多听课、多研讨,多方听取他人的意见,同时还要放下架子与资格,对于同事之间好的建议应该虚心的接受。

2、在设计协同环节时,任课教师一定要预计到协同这一方法的使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它是否能提升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拓展学习思路,如果仅仅为了调节一下课堂气氛,那还是少用,慎用、甚至不用。

(二)小学体育协同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小学生认真地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使自己成为祖国栋梁之材的需要。

【问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小学体育课在进行协同教学时所面临的困惑有:

1、班大、人多、活动场地小、教材不配套

目前一般校园学生活动的场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球场,一个是跑道。而全校常有三个以上的班级同时上体育课,这样就会使协同教学中的各种游戏组织拥挤不堪,学生根本达不到活动的目的。再加上体育课一直没有相应的配套教材,就使得教师之间的配合存在很多的盲目性,从而达不到协同教学的最初设想。

2、协同教师授课过程中只扮演了服务生的角色

在协同教学的实验中,体育教师过于热衷层面上外在课程形式的操作,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学生内在情感和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参与协同教学的教师并不了解本课教师设计的真正意图,缺乏协同教学的必备技能,因而在授课过程中只扮演了服务生的角色,从而使体育协同教学实验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对策】:

1、课前多下功夫,精心设计学生活动项目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跨学科协同教学需要更多的资源条件予以保障,在硬件条件暂时无法改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协同教师多沟通、多交流,在课前多下功夫,精心设计整个课堂环节,设计的游戏要适合小场地并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运动强度。

2、共同商讨、共同设计、开通多种信息沟通渠道

协同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打破单科教师的独角戏,大家共同努力各自展示自己教学的优势,带给学生的是知识的整体性,因而需要加大与协同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在具体实施协同教学时,教师还应该考虑一下协同教师的人选,找好合作伙伴,并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将课程实验真正的落到实处。

(三)小学美术协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美术课程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主要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它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问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小学美术课在进行协同教学时所面临的困惑有:

1.教学形式单一,小学美术教学一直以单一的课本教程为主要模式,协同教师的参与充其量也只是多了一位“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教与一味死板的模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难以发挥出来。

2、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对教师而言,开展跨学科协同教学需要学习更多关于协同教学的经验和技巧,了解不同协同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及不同的管理与评估方法,学会相互间的有效合作等。而目前,大多数教师不知道从何处去获得这些信息和经验。

【对策】:

1、钻研教材分析学情,并不是每一堂课都有进行协同教学的条件,协同的前提是要能提升本课的教学高度,充分拓展教学内容,协同教师的出现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在不由自主中对知识进行迁移,所以在考虑协同教学之前一定要对教材进入了解与研究。

2、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拓宽学习渠道,音体美专业教师个性较强,所以同行之间少有沟通交流,工作时间一长就容易造成知性上的孤立,这就要求大家敞开心扉,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拓宽学习渠道,多听取他人的意见。

总之,协同教学是一种多元组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在实践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脉动和学生的学业成效,将教学灵活运用,不断的更新与调整,保持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随时修正,共同携手创造教育的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