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路基设计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浅谈公路路基设计要点

卢志锦

卢志锦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东莞分院)广东省东莞市523112

摘要:公路路基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每一个好的设计方案都需要详细的地形地质的测量勘察与调查,根据调查的资料对路基的挖方、填方、边坡、排水、防护等进行设计优化,科学合理确定路基设计形式。

关键词:路基;路面

引言:近年来,我国公路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基本满足村村通、路路通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然而,在我国现代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稳定的,甚至是影响公路中路基路面安全的因素。其中,路基设计的好坏、是否合理,将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交通的通行效率。合理的路基设计,是道路是否能够达到预期使用效果的保证。

1、路基设计要求

1.1路基应根据设计道路的等级、交通行车要求和相关自然条件,并综合考虑工程施工、后期的养护和使用状况等方面的情况,设计出既要坚实稳定,又经济合理的路基方案。

1.2路基设计还应设置完善的排水和防水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加固工程和其他构筑物,并采取经济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

1.3路基作为支承路面的结构物,应结合路线和路面进行设计。道路进行路线设计时,应尽量绕避一些难以处理的不良地质地段。对于地形陡峭、有高填深挖边坡的路段,应比较更改路线位置和设置防护工程措施等方案,以减少工程数量,保证路基稳定。当路基处于沿河或受水浸淹路段时,路基应不被洪水淹没或冲毁。当路基设计标高受限制,路基处于潮湿、过湿状态或水温状况不良时,应该采用水稳性较好的材料(如碎石、中粗砂等)填筑路堤或进行换填并压实,使路面具有一定防冻总厚度,并设置隔离层及其他排水设施等。

1.4路基设计应兼顾当地农田基本建设及环境保护等的需要。尽可能与当地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合,不得任意减、并农田排灌,还要照顾到地区的近期发展。需要借土和弃土时,应与当地的挖塘、造田设施相结合,减少占用土地,并防止河道堵塞。路基结构物应该与周边环境协调,要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尽量有效利用自然地形和原有景点,加强绿化设计,尽量改善变化后的地形和景观,努力保护生态环境。

1.5路基填筑材料要因地制宜,同时也应符合规范制定的填料要求。

1.6对特殊路基,应查明情况,分析危害,结合当地成功经验,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工程可靠性。

2、路基设计要点

2.1路基填筑与压实。

一般路段填筑要求:路基填土前,原地面上杂草、树根、农作物残根、腐殖土、垃圾等必须全部清除。路基填料宜选用有一定级配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特别是路床部分;粘性土等细粒土次之,当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时,应掺入石灰固化材料处理后使用;粉性土和耕植土、淤泥、杂填土等不能用于填筑路基。路基填料的强度和粒径要求应满足规范要求。在沟槽地段,必要时应将松土翻挖,打碎土块,然后分层回填找平压实。挖方段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路段清表土方不能直接利用至路基填筑中,仅能利用到路基边坡修筑中使用。填挖交界处的填筑要求:在路基填挖交接处,应采用透水性好的砂性土填筑,同时对挖方区路面结构下80cm范围内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在原地面上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lm,并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进入填方区域长度不小于5m。路基压实要求:路基应分层填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当路堤底部为松散填土时,路堤填筑前也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不低于85%。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应小于路床标准。

2.2桥涵部位填筑。

为了减少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对构造物两侧路基填筑进行特殊要求。桥涵台背后路基处理范围如下:

填料要求采用碎石土或透水性筑路材料,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并严格控制含水量,分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15厘米,应严格控制台背填土压实度,其压实度应达到96%,加强该范围的压实度抽检频率,压实机具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反开挖,回填天然沙砾水夯振捣密实的方法。

2.3路基边坡设计。

如非特殊路段或有特殊要求,一般填挖方高度小于8m时,仅利用道路两侧的绿化护坡平缓过渡接顺。填方边坡坡度采用1:1.5,挖方边坡为1:1。

当填方高度超过8m时分级放坡,并设置平台,平台宽度不小于2m,上级填方边坡采用1:1.5,下级填方边坡采用1:1.75。

当挖方边坡超过8m时,可根据不同的土质、岩石性质和稳定要求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边沟外侧应设置碎落台,其宽度不宜小于1.0m;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边坡平台,边坡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2m。根据不同的土质、岩石性质,经计过算分析,不同的级数采用相应的边坡坡率进行放坡,分级放坡之间设置碎落台及排水沟,坡顶5m以外设置截水沟,每隔30m设一道急流槽。

2.4边坡防护设计。

道路边坡设计应根据沿线地形地物、两侧用地状况、用地规划、开发强度等因素,确定道路边坡是否长时间保留,决定是否对边坡防护进行远期设计。并应该根据边坡高度及地质情况选择经济合理的边坡防护方式。

(1)高度不大于4m的填方边坡和低挖方边坡防护方式为三维网植草防护。

(2)高度4~16m的填方边坡、土质挖方边坡,采用混凝土拱形门架植草护坡。

(3)高度在8m以内,碎裂结构的硬质岩石边坡采用挂网喷混凝土防护。

(4)高度在8m以内,易风化或风化严重的软质岩石、较破碎岩石边坡采用护面墙防护。

(5)高度8m以上,且坡度较陡的风化岩、土质边坡可根据计算需要采用锚杆混凝土框架植草防护。

(6)过鱼塘段边坡采用砂砾换填并设置浆砌片石护坡。

2.5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设施主要由排水沟、边沟、截水沟、盲沟、渗沟、涵洞等组成,并与原有沟渠、河流等相连,设计应遵循塘路分家、路田分家的原则,使公路排水系统自成体系。对路基范围内流量较大的地下水应设置涵洞、暗沟等予以排除;对于路基范围内流量较小的地下水,可通过横向设置盲沟、纵向设置渗沟的方式排除地下水;对位于挖方段边坡上地下水,可设置仰斜式排水孔予以排除。

2.6软基处理

浅层软基处理。

浅层处治适用于表层软土厚度小于3m的软土路段的处理。

?抛石挤淤是指在浅层淤泥中抛填片石(顶部1m范围可用碎石)挤压出淤泥以达到提高路基承载力的方法。

?换填是通过清除浅层淤泥后回填力学特性良好的砂砾(或碎石土),同时在路床土基中加设土工格栅以减少差异沉降。

?强夯是依靠很高的冲击能在地基中产生冲击波和动应力,减小软弱土层的孔隙率,从而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其压缩性以及提高土层均匀程度。

深层软基处理。

深层软基处理方案适用于软土厚度3m以上的软土地基处理。

?水泥搅拌桩处理方案:水泥搅拌桩法是利用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一定范围内钻进、搅拌,就地将软土与输入的水泥(浆液或干粉状)强制充分拌和,使之与软土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硬化后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足够强度的优质地基。

?塑料排水板方案(排水固结法):塑料排水板是指利用排水固结原理,在软土地基内设置竖向的排水塑料板,铺设水平排水垫层,并对地基施加压力对软基进行加固。

?CFG桩方案:CFG全称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将水泥、粉煤灰、石子、石屑加水拌和形成的混合料灌注而成。

结束语:为了确保公路工程建设安全可靠,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公路路基进行全面科学的设计,并进行多方案比较,每个实施的方案都应该通过科学的论证,才能设计出优质的路基,才能更好地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经济、造型美观、顺应自然、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原则,做出的设计才能质优、经济;减少工程投资,避免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

参考文献

[1]陆鼎中程家驹路基路面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