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谈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姚培印

姚培印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台戏。在这台戏中,老师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同时也是演员。因为在课堂上,老师必须将丰富的、美好的知识用肢体和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而且还要有激情,有特色,这种激情既是语文教师乐观的人生态度、高尚的师德情操以及稳定、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也是引导、带领学生自主走进别有洞天的学习天地的载体。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角色主导性主体性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理解领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种“包办”式的教学是不可取的,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又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呢?

1语文教师应是“教”与“学”的链体

所谓“链体”就是“桥”,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教师如何扮演好桥的角色呢?

1.1提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因而首先做到尊重学生。教师要放下“师”架子,视已为普通一员置身于“主体”之中。教师还要具有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按着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教师还要照顾好后进生,课堂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

1.2让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被老师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完全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其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好。同时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查字典、写要点、划批注,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

1.3做到多向交流。教学中要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听和学生之间交流的三向结构;还有做到环境宽松。教师在课堂上要交换角色,使学生产生平和心理,从而形成一个无拘无束、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最佳氛围。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教材交流,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2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的含义是丰富的,可以这么说,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因为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成为指导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3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做艺术的天使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文化的语文;是科学的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而要不断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是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帅。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就是淡妆上讲台,有时还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来穿戴服饰,目的就是给学生耳目一新,精神饱满的状态,加之教学内容只要涉及到古今中外,无所不讲,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和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试想,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氛围“刺激”下,充满求知欲望,群情激奋,每个大脑都在充分运转,这样的教学效果该会有多大啊!

4教师要将语文课堂变成创新的课堂

创造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实施创造教育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框框内的创造品格。教学时,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创造的技法。事实证明,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教师、学生双方合作完成的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质疑讨论。一堂精心组织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引导下肯定能够带领学生走进别有洞天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河北省青县职教中心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