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陈国豪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陈国豪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创伤外科;3210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抽签法下分为对照组(采用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与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每组各位3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5.69±15.45)分钟、术中出血量(65.89±12.69)毫升、住院时间(4.65±1.21)天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2.65±20.69)分钟、术中出血量(125.65±30.58)毫升、住院时间(8.69±1.58)天,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2%),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粘连性肠梗阻;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7-0459-01

选择6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析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具体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6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抽签法分组,划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分别予以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和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年龄26-71岁,中位年龄(46.69±6.98)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28-70岁,中位年龄(48.58±6.55)岁。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两组基线资料予以分析,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方法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符合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腹部胀痛、呕吐、肠蠕动增强和肠鸣音亢进等症状,经过腹部B超和CT检查予以确诊,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

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症者、临床信息资料不全者;腹部通过多次手术者;合并重大器官经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者;精神障碍者。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68例患者术前均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包括:胃肠减压、补液以及灌肠),对照组采用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采用气管插管麻醉、常规皮肤消毒,铺巾、放置套管避开原腹部手术瘢痕至少6cm但是要靠近脐部,放置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具体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另外的穿刺孔(3-4个),电凝分离剪或超声刀锐性分离粘连组织,交替使用腹腔镜和器械,从不同的角度来松解粘连,手术结束后,采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予以患者抗生素治疗。

1.3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治进展》对两组治疗效果予以评价:(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2)对比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n(%)表示,卡方检验;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检验结果P<0.05,统计学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对比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现1例小肠破裂,经过处理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出现1例肺部感染,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患者中,出现1例肠瘘、3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X2等于4.2207,P值等于0.0399,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往往无法避免再次形成新的粘连而再次引发肠梗阻,并且传统治疗创伤大,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压力。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术后可以快速康复,还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正如本文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势明显,说明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性高,可以降低永久性粘连的发生率。综上所述,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智明,刘迁,刘峰等.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7):743-744.

[2]段栩飞,叶国刚,孙烜等.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小儿小肠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7):504-507.

[3]阮颖彦.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2):4460-4461.

[4]马明善.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1(18):1987-1989.

[5]金建荣.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4,19(4):244-244.

[6]李鸷.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2016,36(14):3492-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