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新方法.方法对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肠粘连16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是87.5%(14/16).2例失败由于腹腔广泛严重粘连而中转剖腹行粘连及小肠折叠.平均手术时间是58mins;中出血量为20ml~100ml.术后平均住院3天,无手术死亡及其它手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肠粘连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后并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它为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它的手术指征是单纯性不完全性粘连肠梗阻及症状反复发作.

  • 标签: 粘连 肠梗阻 腹腔镜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3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肠粘连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手术成功,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2~60个月无复发。7例中转开腹,其中4例因肠管间团状粘连或板块状粘连,2例因中分破肠壁,1例因肠管形成内疝致肠绞窄坏死。结论腹腔肠粘连具有患者创伤小、痛苦轻、瘢痕小、康复快、治疗费用少等优点,且再粘连率低。

  • 标签: 腹腔镜 肠梗阻 肠粘连松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腹腔肠粘连的体会。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选取了5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形式分成两组。观察组行开腹肠粘连,观察组行腹腔肠粘连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各个阶段的各项指标数据均要比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是3.5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是21.42%,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肠粘连围手术期各项指标良好,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肠粘连松解术 开腹松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技术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腹腔治疗术后肠粘连32例,用电凝、分离钳、分离剪及超声刀分离切断粘连带。结果除3例空肠、回肠间紧密广泛粘连、1例外伤性空肠破裂修补术后结肠脾曲肿瘤,I例因阑尾炎术后合并回盲部肿瘤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在腹腔下行肠粘连,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3-60个月无症状复发。结论腹腔治疗术后肠粘连不仅具有创伤少、恢复快、费用少、痛苦轻、瘫痕小等微创外科的优点,而且再度粘连率低。

  • 标签: 腹腔镜 肠粘连 松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肠粘连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应用腹腔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1例中小肠破裂,经缝合修补,术后无肠漏等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70min,中平均出血50ml,术后住院4-7天,平均住院5d;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无粘连性肠梗阻和顽固性腹痛复发。结论腹腔肠粘连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只要合理选择适应证,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肠粘连 肠梗阻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粘连患者选择性施行腹腔粘连的可行性及方法进行探讨,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2002年至2011年间收治63例肠粘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对其中34例诊断明确、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择期腹腔粘连,配合留置“尔泰”液于腹内防止术后再粘连中设定气腹压力为11~15mmHg,2~3个操作孔。其中单纯粘连带引起症状者切除粘连带,小肠与腹壁粘连成角及小肠网膜与腹壁粘连者用电凝分离剪、分离钳分离与腹壁的粘连。结果34例患者中,28例腹腔下完成粘连,2例因粘连致密分离困难中转开腹;2例不能造气腹中转开腹;1例分离时小肠破裂中转开腹;1例患者自己放弃手术。随访腹腔完成手术者3~12个月,无肠梗阻症状发生。结论腹腔粘连治疗肠粘连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再发粘连机会更低等优点。

  • 标签: 肠粘连 腹腔镜术 粘连松解术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9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46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采取一般治疗方案与腹腔肠粘连,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得知,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耗时、中出血量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来说,给予腹腔肠粘连进行临床治疗可获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手术耗时短、中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治疗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开腹肠粘连治疗)与观察组(采用腹腔肠粘连治疗),每组各位3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5.69±15.45)分钟、中出血量(65.89±12.69)毫升、住院时间(4.65±1.21)天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2.65±20.69)分钟、中出血量(125.65±30.58)毫升、住院时间(8.69±1.58)天,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2%),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腹腔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腹腔肠粘连松懈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期指标、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术后不易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并发症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轮台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肠粘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腹痛消失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短,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同时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56%/16.67%),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腹腔镜 肠粘连松解术 肠梗阻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腹腔肠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文受试者选取于普外科科室中,在此科室的就诊时间为2019年12月起到2020年12月期间,此科室确定纳入受试者均为粘连性肠梗阻,人数共有90例,参照受试者治疗模式差异性,对受试者进行分组。接受开腹肠粘连治疗者为对照组受试者,接受腹腔肠粘连治疗者为研究组受试者,各有45例病患。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均以SPSS20.0系统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佳(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之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中,腹腔肠粘连的应用效果理想,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可应用并推广至临床范围。

  • 标签: 腹腔镜下 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治疗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肠粘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为1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粘连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腹腔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5±11)min;中出血量10~20ml,平均(15±3)ml。术后6~24h均可下地活动,术后持续胃肠减压,排气时间1~3d。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12个月,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肠漏及再次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效果满意。结论:腹腔肠粘连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康复快、复发率低、节省费用等优点,可明显降低再次形成粘连及再发肠梗阻的可能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肠粘连松解术 腹腔镜检查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腹腔肠粘连的作用。方法: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取104例(我院2019.09-2020.09收治),抽签法分组,使用传统开腹(n=52,参照组)和腹腔肠粘连(n=52,研究组)两种式,对比疗效,手术指标。结果:研究组有1.92%(1/52)无效,痊愈、显效者共占98.08%(51/52),比参照组84.62%(44/52)的总有效率高,且手术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腹腔肠粘连创伤性小,有效率高,中出血量低,恢复时间、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早期康复有积极影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疗效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患者(粘连性肠梗阻),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8日至2017年2月8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41例,分别实施开腹肠粘连(对照组)以及腹腔肠粘连(观察组)展开治疗。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结论腹腔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效果评价
  • 作者: 邹治义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肠粘连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肠粘连梗阻患者,依据入选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疗法,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感染以及粘连复发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后感染率与粘连复发率均低于参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下肠粘连松懈术治疗肠粘连梗阻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以及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