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翻译批评的标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浅谈文学翻译批评的标准

吴新玲

郑娟娟大连大学英语学院

【摘要】在我国长期的文学翻译活动中,众多译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就译事进行了各方面的思考。但是是否有翻译批评的标准可以适用于所有类型文学作品的翻译批评呢?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批评标准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038-02

【Abstract】ManytranslatorshaveaccumulatedrichexperienceofliteraturetranslationandmadedeepthoughtsoftranslationactivitiesinthelonghistoryoftheliteraturetranslationinChina.However,isthereacriterioncouldsuitforallkindsofliteraturetranslationcriterion?Thispaperwillfocusonthequestion.

【Keywords】LiteraturetranslationTranslationcriticismCriterion

文学翻译批评主要是指针对具体的文学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给出的评论。而文学翻译标准是指导和评价文学翻译活动及翻译作品的美学准则。文学翻译标准是文学翻译批评的依据,翻译标准问题也是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是否有一个适合一切情况的标准呢?

关于文学翻译标准的问题,历来论述颇多,但就该标准本身而言,却依旧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许均认为:“不同的译家,虽然对文学翻译有着不同的看法,但都无法回避文学翻译的语言、艺术审美以及文学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方面所面对的基本问题,诸如如何对待原作,是‘忠实’还是‘再创造’?是致力于原作的文字形式转换的对等,还是寻求艺术效果传达的近似?是‘异化’还是‘归化’?翻译家如何处理协调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如何发挥翻译主体的作用和保持客观性?如何认识文学翻译的目的、功能和艺术本质?如何衡量、评价一部译作的成功与否?”

有人认为,“翻译标准”本身是一个系统,“文学翻译标准”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子系统。既是一个系统(子系统),那就不是某一家之言或某一“说”可以“全权代表”的了。在这一点上,王宏印提出:“即便有些人认为翻译理论可以不讨论翻译标准问题,甚至有的译者在实践上也可以不讲翻译标准,但是,任何翻译批评都必须依据一定的翻译标准来进行。否则,批评就很难做到客观性和科学性,更不用说什么准确性和全面性了。任何没有标准的批评,甚至宣称连隐形的标准都不需要,那就只能是随意的和不严肃的、不够格的翻译批评了。”

在中国的传统译论中,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传神”论以及钱钟书的“化境”说被视作近世以来的三大译论典范。关于“信达雅”,按照严复的本意,“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翻译的流畅,“雅”即译文的典雅。翻译界对第一和第二个标准较为赞同,但是严复所说的“雅”是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他认为只有译文本身采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实际上即所谓上等的文言文,才算登大雅之堂。由于时代不同,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解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多年来,由于它简明扼要,又有层次、主次突出,始终没有被我国翻译界所遗弃,而是赋予其新的内容和要求:“雅”即保持原作的风格。

傅雷认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神似而在形似。”他把“意似”——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性——视为翻译的最低标准,以为如果译文能在形式和精神上同时一致,即达到了“神似”,才是翻译的最高标准。与此同时,他还提出“‘神似’和‘形似’不能同时兼顾,我们应大胆地摆脱原文形式,着意追求译文与原文的‘神似’。”[3]由此可见,傅雷的翻译标准在早先的直译和意译的天平上偏向了意译,对译文在形式上保持原作风格十分不利。

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说,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文学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化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持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有人认为“‘化境’是比‘传神’更高的翻译标准,或者说是翻译的最高标准,因为‘传神’论要求的‘神似’实际上是译文与原作精神上的相似或近似,而‘化境’则要求译文与原作在除了文字形式以外的所有方面相等一致。这的确是翻译的理想,是每一位翻译工作者和学习翻译的学生的努力方向。”对于钱钟书的化境说,辜正坤这样评价:“把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定为化境有其极深刻的一面,但又要记住这是一种最不切实用的标准;若无具体的标准与之相辅而构成一标准系统,则它只是一种空论,无大补于具体的翻译实践。”

辜正坤在权衡了各种翻译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翻译标准观。他没有像前人那样给翻译提出一个新的标准或给自己的翻译标准冠以学名,也不像有的学者那样只认定某种标准或某个人提出的标准是最高标准,而是以合乎学理的眼光,综合各家之长,并根据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认为翻译应博采众长,使译文无限接近原文。

王宏印以诗歌翻译作为讨论文学翻译的最佳范本,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

一级标准:(1)译文体制是否与原文体制相一致而且合适;(2)译文是否像原诗一样具有诗味而且有可读性;(3)译文是否具有译入语应当具有的文学语言特色;(4)译文是否体现译入语(或译出语)的文化特色而且和谐一致;(5)译文在思想内容上是否符合原作的创作倾向;(6)译文的表现风格是否与原作属于同一类型。

二级标准:(1)译文在翻译方法上有无革新和创造;(2)译文在语言运用上有无融合和创新;(3)译文在翻译理论上有无观念的启迪。

他还就翻译批评的标准,提出了几点意见作为新的翻译批评的标准、原则:(1)要提出一定量的具体评判项目以便对译文进行较全面的考察;(2)具体项目的提出和设定尽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的品质;(3)标准的设立和讨论要运用现代学术语言以便概念上可以界定。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他结合“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

总结出了一个划分文学译作品级的简要条目:第一类,妙译:符合并超过一级标准而进入二级标准的。第二类,佳译:基本符合一级翻译标准中的六条要求的。第三类,拙译:在总体上或大部分都达不到一级要求的。王宏印总结出的这些条目立足于中国译坛,符合中国文学翻译的实际,是通过学习、比较和分析我国公认比较成功或有特色的译家,或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有着重大影响或争议颇多的译家对翻译的思考和看法,结合他的代表译作,看他们在各自的翻译中如何处理各种基本问题和作用于翻译活动的各种因素,对此加以分析与描述,并结合自身的翻译实践经验,对之进行整理和归纳,进而得出的确实具有客观基础和依据、可以借鉴、能够给翻译批评者以启发和指导的普遍规律,有助于帮助人们克服文学翻译批评无理论的思想,对解决文学翻译批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均.关于文学翻译基本研究问题的设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35

[2]王宏印.参古定法,望今制奇——探询文学翻译批评的评判标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1~5

[3]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A].罗新璋编.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58

[4]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罗新璋编.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98

[5]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4

[6]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81

[7]刘丹、熊辉.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J].中华文化论坛,200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