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疗法与干性疗法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湿性疗法与干性疗法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闫宇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护理部,157000

【摘要】目的:对护理中应用湿性疗法与干性疗法对褥疮进行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褥疮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湿性疗法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干性疗法进行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与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效果与愈合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褥疮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湿性疗法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褥疮创面的愈合概率,减少患者治疗周期,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湿性疗法;干性疗法;褥疮护理;应用体会

褥疮在医学领域又名压疮,其主要指的是患者由于身体长期受到压迫而引起的一种病变,褥疮患者会出现身体血压循环问题,导致患者的皮下组织出现坏死现象,导致患者出现溃疡、水疱等多种疾病,患者患病之后表现主要为四肢活动迟缓,活动能力下降,体质功能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卧床不起,所以为了提升褥疮患者的护理质量,下文将针对湿性疗法与干性疗法的治疗效果展开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褥疮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实验组患者中,包含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其年龄为33-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6.6)岁,其中包含1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包含12例偏瘫患者,包含8例骨折瘫痪患者,包含8例由于慢性病而卧床的患者,包含4例脊髓损伤而导致截瘫的患者,其所患褥疮的范围为(23-64)mm×(28-75)mm,其患者全部为2级褥疮和3级褥疮。在对照组患者中,包含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8例,其年龄为35-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9±6.3)岁,其中包含2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包含11例偏瘫患者,包含9例骨折瘫痪患者,包含7例由于慢性病而卧床的患者,包含3例脊髓损伤而导致截瘫的患者,其所患褥疮的范围为(25-62)mm×(27-77)mm,其患者全部为2级褥疮和3级褥疮。经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来比较。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干性疗法进行护理,即每天对患者应用百分之零点九的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褥疮创面进行清洗,采用经过庆大霉素注射液浸泡过的无菌纱布进行覆盖,利用红外线烤灯对患者的创面进行照射,时间以15-30min为最佳,需要保证患者的创面干燥,定时更换药物,需要小心换药时碰触患者的新生组织,以便患者能够更快的愈合[1]。

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湿性疗法,即在对患者采用百分之零点九的生理盐水进行创面清理之后,用水胶体作为敷料,为患者的创面提供湿润的环境。由于水胶体自身能够部分渗透在敷料之中,且能够抑制水蒸气的蒸发,能够合理控制水蒸气与空气的流通,能够抑制细菌与液体的渗透,从而能够更好的辅助患者的伤口愈合,使患者的创面不经过结痂就直接愈合,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愈合效率。在采用湿性疗法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将敷料整块揭下,减少了换药过程中损伤患者新生皮肤组织的情况出现,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感。此外,采用湿性疗法还能够防止水对患者皮肤的破坏,降低患者伤口的感染率。所以相关人员需要每日以此对患者进行换药与包扎固定[2]。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创面愈合率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其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若差异明显,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与愈合时间的比较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与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患者的褥疮位置大都在患者骨性凸起的地方,包括髋部、患者骶骨与足根部等地方,这些地方的皮下组织数量比较小,且会长时间受到压迫,容易产生血液循环困难的现象,从而极易发生皮肤坏死的情况发生。在传统护理过程中,大都采用干性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其极易引起患者创口感染,还不能有效的修复患者的创口,而采用湿性疗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创面愈合的效率,有效的修复患者的创面损伤,采用湿性疗法,能够让患者的创面与敷料之间形成多种酶,这些酶能够通过自身的自溶性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清理,还能够将患者坏死的组织进行溶解,敷料与创面之间形成的环境能够让患者的伤口处于低氧状态,有利于患者细胞的再生,从而有利于创面的修复,还能够使患者创面与外界隔离,减少病菌对患者造成的危害[3]。在揭下敷料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新生皮肤组织造成影响,经过对比实验,发现湿性疗法相对于干性疗法,其愈合时间(19.1±2.4)d明显快于对照组的(33.5±1.8)d,且愈合的概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湿性疗法对褥疮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康复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在医学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杜金香.褥疮护理应用湿性疗法与干性疗法的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8):379-380

[2]彭雪莲,陈泽斌.湿性疗法与干性疗法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794.

[3]刘勇玲.运用湿性和干性疗法进行褥疮护理的分析比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0(1):69-70.